相傳帝堯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以狩獵為生。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3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便飛到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欲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夜空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如被激怒的獅子,拿出當年射日的弓箭,要把月亮射下,可是月亮只顫巍巍地晃動了幾下,依然掛在蒼穹。他擲下弓箭,長嘆一聲,“好漢不復當年勇”,已不能不服老。在嫦娥奔月這個令人千古傷情的故事背後,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嫦娥的身世絕非人們想像中的那樣風清月白。根據現存歷史文獻,我們至少知道,嫦娥在嫁作後羿婦之前,曾有過一次婚姻,她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成為天界第一佳人後的嫦娥也不甘寂寞,在東晉時期的小說集《拾遺記》中,故事講的是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間一段秘而不宣的韻事。嫦娥會愛上一個老頭子?
嫦娥在月宮中的玩伴有玉兔和金蟾;還有吳剛,因整天忙著伐玉桂,不可能對她動歪心邪念。
五千年已過,滯留人間的後羿 早已作古,不知廣寒仙子是否風韻 依舊?
“阿拐”的傳說
越南有句民謠:
如瀉的月光下,
有一棵大榕樹,
以及年老的阿拐,
在編織一個夢想……
如瀉的月光下,
有一棵大榕樹,
以及年老的阿拐,
在編織一個夢想……
沒有阿拐,似乎中秋的月色也沒有那麼明亮。
阿拐,越語“thằng Cuội”,”維基百科”音譯“阿貴”。據越南漢學家李玉柱教授的考證,“thằng Cuội”是“阿拐”或“拐哥”的諧音。我採用後者。阿拐的傳聞,有兩種說法:
一是“善人說”。阿拐樂善好施,救了不少性命,仙人頒賜給他一棵神奇的榕樹,樹葉可以起死回生。他的妻子不聽囑咐,在樹根撒溺,神物受了污穢,拔根而起,飛向天空。阿拐見狀不捨,僅攀著樹枝,就這樣冉冉飄向月宮。
二是“惡人說”。阿拐游手好閑,唯一所長就是撒彌天大謊。他受天庭懲罰到荒涼的月宮看守榕樹。有民謠為證:
搭條梯子,攀上天庭,
為什麼阿拐一生抱著榕樹?
要問個究竟。
阿拐笑個不停,
我正因為好說謊,
在這裡長久受懲。
越南的望月詩幾乎成了陳腔濫調,只有傘陀(1889-1939,真名 阮克孝)有首題為“想成為阿拐” (Muốn làm thằng Cuội)的詩構思奇特。這是一首七律,我意譯如下:
客眠月夜想嫦娥,克孝甘為阿拐哥。
玉桂千枝誰護美?神榕一葉我相呵。
結朋交友寂寥解,駕霧禦風歡樂多。
共剪廣寒秋夕日,人間笑瞰盡煙波。
中秋節已成為中國和韓國的法定假日,放假3天,稱為“秋假”,與清明節“春假”遙相呼應。台、港、澳、新也都放假一天。
我國的中秋節也是繼春節後的第二大民間節日,也只在這兩個節日,才有送禮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