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扶相持
市醫藥大學若干大學生中午在下課後會到“分享角落”領取大米、熱狗、醬油、方便麵等。從架上選擇一袋牛奶和熱狗以一邊吃,一邊複習的醫科專業四年級大學生阮玉英高興地說:“現在,我們大學生萬一家人來不及寄錢,也不怕餓了,或每當功課太多,須在學校學習時,也有免費食品,既能省錢,又能節約往來時間。”
市醫藥大學的“分享角落”於5月19日-胡伯伯誕辰130週年紀念之日投入活動,目的是為環境困難的大學生提供輔助。“分享角落”擺放很多由熱心人士、講師、幹部、公務員、畢業生、大學生等捐贈的食品、飲用水、衣服、必需品、學具、學習資料等。
首倡“分享角落”模式的大學生工作負責人、共青團書記張文達碩士、藥劑師告知:“以‘剩餘者來贈,缺乏者來取’為方針的‘分擔角落’不僅為遇困的大學生提供必需品,還推廣相愛通牒,體現民族的‘強者幫弱者’精神。我們也希望,今天獲得輔助的大學生以 後將返回與學校一起推廣‘分享角落’帶來的美好 價值。”
此前,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高峰期,市醫藥大學共青團也直接照顧400多名貧困大學生;為住在宿舍的535名大學生提供免費膳食;籌集到10多億元向大學生輔助基金捐贈;籌集逾4000個醫用口罩向參加共同體宣傳活動和在醫療單位實習的大學生提供;生產1萬5000瓶抗菌液供給大學生、幹部人員。
勇挑重擔
衛生防疫專業五年級大學生黎清傳說:“在接受共同體的幫助後與共同體分擔是我們年輕人的責任。”這是在疫情高峰期志願參加防疫工作的該校上百大學生之一。他透露: “作為一個年輕人,是先鋒一代,而且我至少也擁有一種‘武器’,是我已學到的醫科知識,因此在國家正面臨危機的形勢下,我不能置身局外。”
市醫藥大學共青團書記張文達告知,從2月初,在疫情步入第二階段時並日益加劇時,市醫藥大學共青團就想方設法以不浪費未來醫生的豐富人力資源。具體是,已成立為市疾病監控中心協助的志願大學生隊,每天有50名大學生參加。本著“預防比阻止更重要”的觀點,市醫藥大學成立由100多名志願年輕醫生、大學生組成的“志願年輕白衣隊伍”,其任務是到本市各公寓區、住宅區和出租住房區宣傳、指引防疫措施和動員實施全民健康申報。
衛生防疫專業六年級大學生農氏秋草表示,在疫情期間直接接觸新冠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一事令她更瞭解前線醫生的幸苦。秋草透露:“對我們而言,能夠與前輩們分擔,尤其是有機會為本市的防疫工作作出貢獻是珍貴的經歷,是反觀自照的機會,從而因已一直本著越南年輕人的‘勇挑重擔’精神領先前進而感自豪。”
除協助防疫的活動外,市醫藥大學大學生還呼籲為在前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和其他力量輔助。結果,已籌集到800多套防護服、近1000瓶抗菌洗手液、3000個抗菌口罩、各種必需品和6600萬多元,用於向8家醫院、醫療中心和隔離中心提供◆
市醫藥大學副校長吳同慶表示,本著“抗疫如抗敵”精神,市醫藥大學師生一直發揮志願精神和專業優勢,突擊領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大學生,學校總是鼓勵、動員、創造一切順利條件和陪同參加志願活動,為本市乃至祖國貢獻年輕力量、智慧、熱情。胡志明主席的“哪怕困難與辛苦,須浸入污處以使其乾淨;置身在痛處以減輕痛苦”教訓和前輩醫生的榜樣是促進年輕醫生盡力為共同體服務的動力,透過直接、切實的創新活動發揚醫德和對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