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勛異績
46年前的今天,華文《解放日報》(本報原名)公開出版第一期。要知道,此時西貢市除了本報以外別無他報可以出版,越文版《西貢解放日報》創刊號在數天後,即5月5日才問世。
華文《解放日報》之所以具有如此實力,無非全靠南方解放前華運宣訓組秘密印刷工作人員的支持。1975年4月30日,報社以此力量為主,召集舊政權各華文報的員工及資源,盡其所能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明日必須出版的任務。5月1日,西貢華人爭先恐後購買第一份華文革命報,全部報紙瞬間售罄。就此而言,報社已及時填補當時華人缺乏革命信息的空白,為未來數十年茁壯成長打響第一炮。
隨後,華文《西貢解放日報》走過40多年風風雨雨,為本市乃至全國、世界各地華人傳遞數不勝數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資訊,將黨、國家的主張及政策普及五湖四海,傳到千家萬戶人民心中。反過來,本報也把華人社群心聲、意願轉給職能機關,有助黨和國家掌握華人動態,制定符合於華人的政策。此外,我報還為讀者搭建橋樑,對接合作夥伴,展開系列卓有成效、惠及萬千華人同胞的慈善活動。
提及華文《西貢解放日報》黃金時期,應以解放後至台商前赴後繼抵越投資時期為宜。據報社老前輩憶述,當時發行量和廣告收入遠超今日;編輯部、排版部、印刷廠呈現緊張、熱鬧的工作氛圍;員工隊伍資深雄厚,青黃“相”接。在上百名員工傾力貢獻下,華文《西貢解放日報》穩紮穩打,獲得本市領導、管理機關對宣傳等任務予以無可低估的肯定。
還記得,每次乘坐越南國家航空公司往返中國、台灣地區的飛機上,眼見許多乘客閱讀華文《西貢解放日報》報紙,筆者心中湧起強烈的自豪感。可以說,承蒙前人遺芳餘烈,我等後輩受惠不菲。
任重道遠
時下,新興的網絡媒體、社交網如日中天,傳統媒體的活動則日趨困難,華文《西貢解放日報》也不例外。為何導致今日處境?不言而喻,即如狂潮般摧毀沿途所有殘舊障礙的互聯網。
自從互聯網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中,人們通過電腦、手機就輕而易舉免費閱讀、收看媒體產品,導致紙質媒體行走路途處處舉步維艱。再說,本報讀者多為中老年人,隨著時間推移,上述忠誠讀者日減,而不少年輕人不太熱衷於閱讀華文報。加上最近新冠疫情的衝擊,我報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
從另一角度來看,困難是促使我們必須自我檢討、找出單位所有限制的大好時機。對於如何重組運行機制及人力資源,如何革新出版內容等,領導班子早已胸有成竹。為了因應新潮流,本報於2015年始建華文《西貢解放日報》電子版,現已取得可觀業績。大量境外境內讀者通過電子版閱讀新聞,逐漸形成一批陪著我報走向未來的新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我們由此依稀看到絕處逢生的生機,未來的機遇。
以當前情況而言,想把握好機遇,報社要展開許多策略,其中,造就人才乃重中之重任務。為此,機關不斷保送幹部、記者、編輯參加就讀新聞媒體專業班、政治班,以提高業務水平及政治意識,滿足黨報機關對員工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有助報社華文《西貢解放日報》和電子報能越過困難、穩步向前。
只要全體員工齊心協力,調整心態適應新環境,目前情況才能化險為夷,前方大道將更為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