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學校都慎重
現在,家長的心理與12月初進行的考察時相比已有很大轉變。平盛郡某所小學的副校長告知,此前,逾九成一年級學生家長不同意讓學生返校,因為想等待各上學級的試行結果。在近兩週跟進後,家長開始改變觀點,更加關注組織安全返校的方案。舊邑郡阮曰春小學學校兩名學生家長玉明說:“我的兩個孩子正讀一年級和四年級。其中,四年級孩子在近一個學期在線上課之後,現已很想返校與教師和同學互動。一年級孩子儘管也經常在線上課,但字只寫得‘正確’,未達‘好看’的標準,很需要老師的直接指引。”至於幼兒園學級,很多家長告知,在逾7個月須安排工作以看管孩子之後,現在已太累。孩子們自己也很想儘早返校與朋友一起學習。
站在校方角度上,大學講師、Self Hiil在線培訓學院聯合創始人阮垂蓮碩士評價,經歷疫情襲擊,學校都將學生的安全要求放在首位。她說:“我認為,孩子們不能一直呆在家裡,尤其是幼兒園、小學生。因為除了知識,這是孩子需要培養軟技能的時段,但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很多兄弟姐妹,或父母可以安排工作以在家陪伴孩子。孩子若沒有交流,將失去學習與別人互動技能的機會、不懂得分享、語言發展受限制等。”
對上述觀點表示贊同,心理碩士范陳金芝認為,家長正面臨兩個選擇:孩子的健康和技能發展“黃金”時期。很多人認為,健康是最重要的,學業推遲一兩年沒關係。但實際上,儘管孩子在家,父母也要上班,孩子仍須與家人接觸,所以仍面臨來自家人的感染危機。若學校能做好防疫安全,家長不必太過擔心,而應與學校配合確保學生安全。這位專家分析,學校的教育課程是按照每個年齡段設計的,其中明確設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這是孩子在家時無法經歷的。范陳金芝碩士指出:“在學校上課,學生不僅接收知識,還有機會與別人接觸、互動,從而形成習慣和技能。”
返校前做好心理準備
市醫療改進研究中心醫生潘氏蘭苑告知,據最近開展的考察結果,大部分家長自信以為自己正確地洗手和戴口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不少人保持經常洗手的習慣,但不確保洗手時間和6個步驟,所以成效有限。因此,在指引孩子之前,家長要先做得正確。由於幼兒園和小學生的心理特殊,要練習某技能,不僅需每天而要在整個學年中多次重複進行,才能讓兒童養成習慣。除了為孩子配備安全技能外,家長還要提供關於疫情的正確認知,不要過分擔心,因為這樣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態度,而在返校前要為孩子營造積極的心態。
另外,大學講師阮垂蓮認為,長時間呆在家裡後重返學校的孩子因改變生活環境而 容易受到心理衝擊,變得害羞,害怕與人接觸。為了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學習環境,家長應該多加與孩子交談以及讓孩子在家時維持按時吃飯和睡覺的習慣。
市教育與培訓廳副廳長黎淮南認為,由於線上學習在互動方面受限制,而與其他學級學生相比,幼兒園學生受到更多損失。現在,學校正維持間接教學形式,教師將關於技能課程的視頻片段寄給家長,讓學生在家觀看和練習。但長期以後,學生須有互動環境來完善技能及為其他學級的發展創造前提。
教育與培訓部副部長吳氏明日前向各省、市教育與培訓廳發出關於在幼兒園撫養、照顧和教育兒童時確保新冠肺炎疫情安全的公文。教育與培訓部建議各教育與培訓廳指導、指引各幼兒園評價疫情防控安全級別,確保安全適應、靈活與有效監控疫情。疫情已受控制的區域主動通知管理單位,以組織讓學生返校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