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感染風險
現年42歲,家住本市的陳氏黃梅(化名)一進入嘉定人民醫院,就立即到設在門診科附近、貼有二維碼(QR Code)標籤的木板前。用手機掃描QR Code標籤後,她此前曾輸入的所有個人資訊就顯示在手機屏幕上。接著,她只要輸入與防疫工作有關的資訊,例如:是否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是否有到過疫區等,然後輸入確認密碼就完成了健康申報流程。事畢,她沿著已安設紅外攝像機自動測量人體系統的途徑進入醫院,在進入門診科之前先用自動消毒機洗手。陳氏黃梅告知:“自從醫院將資訊技術應用於健康申報工作上,已有助病人縮短時間。不僅如此,由於病人的資訊已儲存在系統中,所以儘管到任何醫院,只要幾個簡單的操作即可完成。不像以前,紙上健康申報使病人須花較多時間。”
現年52歲,家住本市的陳永興(化名)到第十一郡醫院掛診時,也進行上述操作。他說:“此前是在紙上做健康申報,因此經常發生擁堵情況,容易引起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自醫院以QR Code進行健康申報起,擁堵情況就得到克服了。另外,與用手持機測量體溫相比,以自動系統測量體溫一事有助減少病人的等候時間。”
嘉定人民醫院副院長阮黃海博士、醫生告知,透過QR Code的健康申報有助醫院在疫情期間管理病人和其家屬,他指出:“醫院日均收治3000至4000人次,其中三分之一有家人陪同。若健康申報、體溫測量、手部消毒等工作不應用資訊技術,則會出現擁堵情況,容易引起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此外,醫院也通過指紋將資訊技術應用於診病工作。只要將食指放在設備中,屏幕便會顯示病人的所有資訊。病人選擇要掛的門診,設備立即印出序列號。此應用程式既有助縮短等候時間,又避免在診病登記櫃檯擁堵情況。
第十一郡醫院院長范國勇認為,院方將資訊技術應用於防疫工作上有助縮短病人的等候時間,同時可以限制病毒感染風險。范國勇醫生說:“第十一郡醫院已開展在線診病登記應用程式,以縮短病人的等候時間,限制眾人聚集。病人先透過應用程式登記診病時間、要就診的門科等。到醫院時,只要作健康申報、體溫測量、手部消毒等,就可以直接到診室。”
監控感染鏈
之前在2月6日晚上,關於家住平陽省的新山一機場人員對新冠肺炎病毒呈陽性反應的資訊導致管理機關和民眾感到不安。此後,本市與平陽省配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同時追蹤與病例密切接觸者的行程軌跡。之後數天,與新山一機場人員有關的病例數量漸增加,並分佈在多個郡、縣。“必須嚴格管控與新山一機場有關的感染鏈,不得讓任何病例進入社群”是1000萬名市民寄給本市衛生部門領導的通牒,也是命令。因此,市疾病監控中心的“新冠疫情測試結果和感染鏈管理”應用程式面世,並向各醫療中心開展。
第十一郡醫療中心副經理許克霜鈴告知,此程式非常有效。她說:“市疾病監控中心將確診病例(F0)和第一代密切接觸者(F1)輸入程式中。通過這些資訊,各醫療中心確定F1是否居住在自己管理的區域,以繼續核查第二代密切接觸者(F2)的行程軌跡,並將有關資訊輸入。一旦發現旗下的區域有F2正居住,醫療中心將監察及跟進其身體情況。若F1的測試結果為陰性,其F2便可“釋放”,不再顯示在系統中。然而,若F1的測試結果為陽性,則F2會“晉級”成F1。屆時,各中心將繼續追查對其密切接觸者的行程軌跡,並將這些場合的資訊輸入程式。另外,各醫療中心還透過此程式掌握在旗下區域各密切接觸者的測試結果,從而主動處理接下各步驟。
HCDC經理阮智勇醫生表示,上述程式的創意是疫情在峴港市爆發時提出且逐步建立。春節期間,當本市出現各病例時,程式便立即起到作用。阮智勇醫生透露:“由於程式把HCDC的資訊與各醫療中心之間的資訊密切連接起來,所以沒有遺漏任何可疑場合。因此,與新山一機場有關的新冠疫情感染鏈很快就被截斷,有助市民恢復日常生活◆
透過應用程式管理受隔離者
市衛生廳辦公室主任阮氏黃美碩士、博士告知,市衛生部門除了“新冠疫情測試結果和感染鏈管理”應用程式之外,還開展“受隔離者和新冠病例管理系統”應用程式。
若受隔離者和集中隔離區域的人數日益增加,轉至收治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專科醫院的場合逐漸增加,將會很難搜查受隔離者相關資訊,為流行病調查工作服務。透過“受隔離者和新冠確診病例管理系統”應用程式,相關資訊便獲更新且可以快捷、正確地使用。
此程式有助用戶登入系統以輸入或更新受隔離者相關資訊,更新關於確認病例或疑似病例轉至醫院的情況。另外,還有助搜查關於受檢疫隔離者、受治療隔離者、離開隔離區出院的人數、測試結果為陽性的場合總數等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