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萬人死亡
分析顯示,今年前3個月,河內市的空氣質量有改善的跡象,而本市的空氣質量卻比去年同期差。美國環保機關(EPA)定出公式以便轉PM2.5 測量度(直徑小於或相等於2.5 微米的細懸浮微粒)成為與健康有關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空氣質量指數是集中評估人體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吸入影響健康的污染空氣,分為6個級度,從一級優,二級良,三級輕度污染,四級中度污染,直至五級重度污染和六級嚴重污染。
具體是在河內市,有37天的懸浮顆粒PM2.5濃度超標(我國規定的標準是每立方米50微克);而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勸告是每立方米25微克比較則有78天超標。2月15日,PM2.5的濃度超出國家標準將近5倍和與世衛組織的標準比較是10倍。
本市的空氣污染比河內市低,但卻有增加的趨勢。在今年前3個月,有6天的PM2.5濃度超出國家標準,比河內市少31 天。相比2016年,空氣質量指數(AQI)列入輕度污染的時間從32,12%增至41,82%。尤其是對“健康有害”空氣質量指數出現的時間增至逾15倍,從0,61% 增至9,55%。季內的空氣質量指數從91,2增至100,8,PM2.5濃度平均從每立方米30,72微克增至35,8微克。
空氣的污染源自用煤發電的發電廠,車輛往來,工業生產和從鄰國吹來的污染空氣。據世衛組織的資料顯示,污染空氣會引起心臟病、肺癌、中風、慢性肺管閉塞和呼吸道感染等。
在由Fulbright大學的黎越富博士近日在“1990-2013年階段本市因空氣污染導致體康和經濟損失的估量”研究報告中指出,空氣污染濃度增加很快,平均每年超出世衛組織警示額的3倍,它的後果是我國因空氣污染而致死亡的人數也從1990年的2萬人增至2013年的4萬人。而在本市,2013年內因空氣污染的死亡人數高達3000 人。人命的損失也導致經濟損失,估計每個人達約55-75億元,根據因空氣污染導致死亡的總人數來申算出經濟的損失,在2013年大約是100-120 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5%-7%。
具體是在河內市,有37天的懸浮顆粒PM2.5濃度超標(我國規定的標準是每立方米50微克);而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勸告是每立方米25微克比較則有78天超標。2月15日,PM2.5的濃度超出國家標準將近5倍和與世衛組織的標準比較是10倍。
本市的空氣污染比河內市低,但卻有增加的趨勢。在今年前3個月,有6天的PM2.5濃度超出國家標準,比河內市少31 天。相比2016年,空氣質量指數(AQI)列入輕度污染的時間從32,12%增至41,82%。尤其是對“健康有害”空氣質量指數出現的時間增至逾15倍,從0,61% 增至9,55%。季內的空氣質量指數從91,2增至100,8,PM2.5濃度平均從每立方米30,72微克增至35,8微克。
空氣的污染源自用煤發電的發電廠,車輛往來,工業生產和從鄰國吹來的污染空氣。據世衛組織的資料顯示,污染空氣會引起心臟病、肺癌、中風、慢性肺管閉塞和呼吸道感染等。
在由Fulbright大學的黎越富博士近日在“1990-2013年階段本市因空氣污染導致體康和經濟損失的估量”研究報告中指出,空氣污染濃度增加很快,平均每年超出世衛組織警示額的3倍,它的後果是我國因空氣污染而致死亡的人數也從1990年的2萬人增至2013年的4萬人。而在本市,2013年內因空氣污染的死亡人數高達3000 人。人命的損失也導致經濟損失,估計每個人達約55-75億元,根據因空氣污染導致死亡的總人數來申算出經濟的損失,在2013年大約是100-120 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5%-7%。
勿待富裕才提高環境質量
據綠色創造發展中心主任魏氏卿認為,人們的健康和性命是最寶貴的。不應等待到發展水平達到與美國或歐洲相等時才採用他們的環境標準。她說:“在環保和健康問題方面,我們起碼應該把自己置與世界平等的地位。”
據黎越富博士指出,假如不改變發展方向,污染的空氣仍如目前般不斷增加,則至2035年,因空氣污染而致死亡的人數每年不低於10萬人。假如我國遵守目前的空氣污染標準,則可減少因空氣污染而死亡人數,每年減9000人;採用更高的標準(如世衛組織的勸告),將可減少大約2萬人。以目前情況,國內是難以提高標準的,正因如此,目前必須設法做到保持國家的標準,不讓空氣的污染度繼續上升。具體是,必須早日設立警報系統以便通知受污染地區的人們,在基建設施和火力發電項目的投資報告中加入其對人們健康和經濟損失的評估◆
據黎越富博士指出,假如不改變發展方向,污染的空氣仍如目前般不斷增加,則至2035年,因空氣污染而致死亡的人數每年不低於10萬人。假如我國遵守目前的空氣污染標準,則可減少因空氣污染而死亡人數,每年減9000人;採用更高的標準(如世衛組織的勸告),將可減少大約2萬人。以目前情況,國內是難以提高標準的,正因如此,目前必須設法做到保持國家的標準,不讓空氣的污染度繼續上升。具體是,必須早日設立警報系統以便通知受污染地區的人們,在基建設施和火力發電項目的投資報告中加入其對人們健康和經濟損失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