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有個朋友來向我訴苦,說是他兒子被學校開除了,罪魁禍首是一篇作文。我聽了覺得愕然,那篇“傑作”怎麼了?竟能引起這軒然大波?
原來,他兒子在班上寫了一篇文章,大發“謬論”。老師給的題目是:《玉不琢,不成器》。老師也詳細解釋,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禮。這是比如我們做人,你再聰明伶俐,如果不愛學習,不努力吸收知識,最終也難以成材。就像玉石不經雕琢,就不成器,人不學習,就不明白道理。所以古時的君王建設國家,都著重教育。因此,我們不要輕看本身,要將自己當成一塊寶玉,讓高深的學識去鍛煉自己,苦讀才能成材,奠定前途的基礎。朋友的兒子聽完老師的講解,思索了一會,便寫道,一塊美玉,不經雕琢,固然不能成器,可是,也要視乎那位“琢玉”的師傅是否高手,如果是一位技術平平之輩,豈不把那塊玉給琢壞了?古語有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其文大概如此,不能詳細抄錄)
文章繳交上去,那位老師便大發雷霆,將學生叫上去叱斥責道,以後都不用來上學了!老師不夠資格教你!怕“琢”壞了你這塊“寶玉”。“唉!這孩子也是!寫這些歪理的文章作什麼?順著老師的意思寫不就結了?偏要獨創一格,瞧!現在激怒了老師被趕出校了,豈不自找麻煩?你說,我該怎麼辦才能使老師息怒,收回成命?”
我想了想,說:“轉校!”“什麼?”他大叫起來:“讀了半個學期了,轉校豈不是又要重新再繳學費?”“如果不轉校,你身為家長,只好進學校去向那位老師道歉,承認自己教子無方。”
這位朋友氣忿忿地走了,他認為我給不出一個好意見。
不過,聽說他後來還是選擇了我提供的兩個“死橋”的辦法之一:道歉。
任何人都會同意他這樣做,因為,這沒什麼大不了啊,兒子闖了禍,觸犯了老師大人,家長親自前往道歉,再大的罪也該獲赦了吧?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那位老師就是不領情,一定要執行這個“死刑”。最後,我這個朋友惟有徒呼奈何,給兒子轉了校。
可惜,我不是他兒子的作文科老師,如果是,那篇傑作我一定批一個《優》。一個初中生能有這份見解,實在可嘉可獎,此文也是可圈可點。作者一語擊中文中要點,玉,固然須雕須琢,可的確是要有由一位高手來打造,才可成器,大放異彩。如果落在一位庸師之手,再優質的玉石也有可能遭受到“粉身碎骨”之禍,最後只剩七零八落的一堆粉末,化為烏有。
就像那篇有著超然見解的文章,結果落在有成見的老師眼中,只落得個“劣等”及被開除趕出校門,慘淡收場。
所以,有很多事的對與錯,其實是沒一個標準的,只看當事人站在哪個角度去觀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