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一如既往,本報慈善欄目定期每週報導3個需要幫助的場合,雖然曾有幾期因為申請求助的卷宗欠缺,或求助者未能辦好地方政府對有關資訊、環境困難屬實等證明,而只能報導兩個場合,或因呼籲盂蘭節濟貧活動、支援第五郡東醫會到寧順省偏遠地區贈醫施藥活動,呼籲讀者捐贈禮物給貧戶而有減少了一個求助場合。整體上來說,我們都盡了最大努力,讓有困難需要協助者能夠儘早刊登於報上,以儘快得到讀者的協助。

治。76歲的長者劉耀,就是這個場合。他於晚間突然大量吐血,獲送入徵王醫院急救,需要留院治療,沒有醫保卡,沒錢預付醫藥費,其親友代為到報社求助。聞訊後,讀者工作組派人員到醫院為期預付醫藥費。5歲小朋友畢永倫有聽障,需要錢買助聽器。經慈善欄目報導,讀者捐贈了一筆錢,雖然距離所需的款項還很遠,他的母親表示無限感激。目前仍堅持帶他去醫治,據說聽力有點好轉。



梁栢滔先生已是連續第十二年與本報攜手幫助貧窮病人治病。我們還得到越南台商教育基金會贊助獎學金總值9500萬元,獎勵從小學到大學50名優秀生。得到台資西貢屏榮食品公司贊助115盒月餅給各華文中心學生及聚群居長者歡度中秋節。我們同時得到平陽大發食品公司值中秋節贊助100盒月餅派發給貧戶,另外贈送200盒給本報職工。
在盂蘭節濟貧活動,獲得平陽台商與巧聖廟贊助100份禮物,分發給第八郡及第十一郡第十四坊的華人同胞。從本報盂蘭節愛心活動善款及各界讀者長期捐款給本報慈善基金,我們向第八郡玉光精舍養老院、林觀寺養老院的長者和孤兒派發禮物、向新富郡華人同胞派發了禮物。歲暮濟貧,我們繼續向玉光精舍和林觀寺養老院、市腫瘤醫院病人、第五郡將來殘疾學校的小學生、各郡華人同胞派發禮物和現金。
在興建溫情屋方面,由於客觀因素,法理手續問題,有需要修繕或建新溫情屋的家庭,有些是大家庭同住一起,各人意見不一,坊幹部勸說多次都不能讓家庭成員達成一致;或有些家庭不諳法律,認為政府給建溫情屋,房屋日後就歸政府所有,而不同意修繕,儘管房屋亟需修建以確保安全。讀者工作組亦親臨考察及遊說,最終也未能說服。我們所盡到的努力是為第十一郡第十四坊的駱嬌、 吳育勇兩家庭、第五郡的孔濟河、新平郡的農阿南修建了溫情屋。第八郡的吳銀英則正在興建中。這些溫情屋的建設經費,本報各贊助4000萬元,部分是讀者捐獻,部分是從慶祝戊戌年新春慈善揮春活動的善款,我們用以協助華人貧戶修建房屋。
此外,我們還得到平陽省土龍木天后宮從慶祝元宵節投聖燈所得善款,贊助給本報1億元用於協助華人貧困家庭。我們將繼續善用這筆錢,或修建溫情屋,或協助華人貧戶改善生活,做有利於社會的工作。去年本市第八郡Carina公寓嚴重火患,事發第二天,本報記者到達現場以瞭解情況作報導,土龍木天后宮也值此透過本報向受火患家庭捐助1億元;同時,該天后宮理事長王永勝的女兒也慷慨捐出5000萬元託本報轉交。
慈善工作雖然比較繁忙, 但每一期的報導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和支持,讓我們的社會工作能夠順利進行,能夠幫助到有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添一份溫暖,為有困難的家庭得到協助,從而增加一聲歡笑,那就是我們的收穫。在迎接己亥新春,讓我們說一句:感 恩,一起為社會營造愛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