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須等到休息時間,才見到中央K醫院臨床研究中心經理、按要求診治科副科長陶文秀博士、醫生,因為他十分忙碌。陶文秀醫生為醫學和社群作出很多貢獻。他是1個部級研究題材聯主任、3個臨床試行題材主任、5個基層級研究題材主任。這些題材研究成功後,都獲應用於臨床。特別是,他的8個科學工程已獲公佈,其中2個在各國際雜誌上刊登、1篇文章正等候刊登和在各癌症專業會議上闡述了4份報告等。
研究新治癌方法
在陶文秀醫生獨自進行和與同事進行的各研究工程中,發現可有助作出關於轉移性腦癌情況的預測的ANGPTL4(血管生成素樣蛋白4)是他投入全副心神進行的研究工程。陶文秀醫生透露,癌症大部分都引致轉移性腦癌,而對於轉移性腦癌所致的損傷情況,治療工作非常困難,且治療經費龐大。由此,研究組已致力研究及早發現轉移性腦癌的方法。
陶文秀醫生告知:“我們已找出提早發現轉移性腦癌的機制,並研究出更有效、徹底的療法。此研究工程還有助找出新的轉移性腦癌治療機制,與現有的各療法相結合。希望這些研究工程繼續開展及未來期間取得明顯成效。”
陶文秀醫生除了深入研究新療法之外,還注重臨床試行研究以創造條件讓病人接近新療法,而不必支付更多開支。他說:“我國病人大部分因沒有條件,而無法接受最佳的治療方法。而且醫院超負荷和治療開支大也給病人增添壓力。臨床研究將有助解決這兩個棘手的問題,具體是將協助病人接觸先進治療方法,特別是這些治療方法因在各國外組織的贊助下進行,而病人不必付款,所以能夠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陶文秀醫生表示,這些具切實性的研究工程有助立即解決病人正面對的困難,也是K醫院集體醫生面向的目標,旨在促進我國醫療水平於未來10至15年接近世界醫療 水平。
遵循胡伯伯5條教誨
陶文秀醫生透露關於從事科研的過程時說:“我從小就喜愛鑽研以接觸新知識,尤其是將這些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我在完成河內醫科大學課程及到K醫院工作後,逐漸確定自己的走向,並希望成為臨床醫生和癌症研究家,為癌症預防、診斷和治療工作作出貢獻。”
特別是,這位年輕研究家告知,他從小就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遵循胡伯伯的5條教誨。他說:“我至今在工作中仍遵守胡伯伯的每條教誨:愛祖國、愛同胞;學習好、勞動好等。在我從小到大,在國內讀書至到國外進修等,尤其是在我與同胞、病人,或國外同事接觸時,胡伯伯的教誨都正確,令我因堅持遵守而感到自豪。”
獲共青團中央值今年 “九‧二”國慶節表彰的青年之一的陶文秀醫生認為,領會胡志明思想、道德有助他取得如今的成功。他說:“胡伯伯是各時代的光輝。胡伯伯對年輕人的所有教誨都富有意義。所以年輕人們都應該熱情工作及以胡伯伯的教誨作本身的指南針,以逐步在生活和事業中成長。”
陶文秀醫生向年輕人傳遞通牒:“從事醫科領域年輕人要意識到自己的幫助儘管是細小,也給病人帶來動力,特別是給其帶 來治病機會,幫助其可以健康生活。年輕 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發揮幫助別人的精神,需為民眾、社群、國家、甚至國際作出 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