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一機場T3航站樓最近獲得政府總理審批投資主張,功率規模是每年2000萬乘客,把該機場至2030 年的每年總功率提升成5000萬乘客。與此同時,國際航空協會預報至2025年,新山一機場將要為7900 萬乘客提供服務。因此,在拓寬機場面積的同時,機場區外交通基礎設施系統的連接也是應提出的首要問題。
為了連接交通,交通運輸部規劃使用現有的長山街,規劃從陳國環至共和街的軸道,規模為4至6條車道;拓寬黃花探、申仁忠、18E等一系列街道。同時,在從潘叔願街途經陳國環、昇龍街至火鑊足球場路段架設高架橋,以連接市中心與T3乘客航站樓的交通。
然而實際上,在該區域拓寬街道、架設高架橋也無法滿足本市現有交通的需求,更別談到以後還要負擔進出機場的車流量。越德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武英俊博士認為,導致機場區域堵塞的原因是進出機場的交通系統與都市交通網絡混合。為了徹底解決此問題,就要把連接機場的交通網絡與現有的交通分離。武英俊主任告知:“目前對新山一機場的逼切要求是須有一條專用道,因為乘客的要求是準時乘搭飛機。同時,為了給各個國內與國際機場增加競爭力,連接入機場交通要可靠,以確保機場內的活動穩定。”
目前本市高架高速街道的規劃並未與新山一機場連接。具體是,1與2號高架路在竣工之後,將有助本市各區域之間的交通連接。從東面朝西面的長途車程將在高架路行駛,就不用經過黃文樹街,有助減少這條路、長山、紅河街的車流量,也有助減少進入機場區域的交通壓力。若不把這兩條街道直接與機場連接,則無法徹底解決該區域的堵塞情況。因此,武英俊博士提議,把第1號高架路再延長約500米,直接與T1與T2航站樓連接。2號高架路竣工後,與1號高架路連接在一起,同時與機場東面連接,為機場形成一個專用高架路網絡。他指出:“未來期間,當T3與T4航站樓獲興建,將會把上述兩條高架路再延長以連接。高架路系統已在規劃之內,只須稍微調整設計,將會形成整個新山一機場的專用路系統,不必再擬定另一個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