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年小月半大“。因為元宵節是一元復始。元宵節過後,農民就會結束過年的模式,開啟春耕歲月了。而小孩子們,都要背起書包上學堂了。元宵節作為春節最後一個節日,讓人們倍加珍惜。
正月初一開始相互拜年,親友們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嘮嗑……可以打著過年的幌子,盡情地放縱自己。過了正月十五,年就過完了,該忙正事了。
“晌過十五晚過年。”年夜飯在晚上,元宵節卻在晌午過。午飯後,孩子們可以去紮燈籠、串火球,也可以跟著龍燈、彩船湊熱鬧,而家長卻要為一年的生產做準備了。我記得,每年的正月十五下午,父親就會把家裡的大小農具收拾出來,擺在院子裡,仔細檢查,能繼續使用的,搬進屋裡放好;需要維修的,放在走廊的一角。能自己修理的,他一件一件加固、不能自己修理的,像犁耙耖,要找木工;鍬鋤刀斧,要找鐵匠維修。
這些事情還不是什麼大事。最讓父親憂心的,是耕牛。我們家經濟拮据,買不起耕牛,只能租賃別人家的耕牛犁田、耙地。而正月十五,就要把當年的耕牛落實好。《教兒經》說:“莊稼無牛客無本,寒天凍地要殷耕。“莊稼人沒有耕牛,或者當年的耕牛沒有著落,一年的生產就沒有保障。
現在,國家強大了,人民富裕了,再也不用為這些生產資料操心費神了。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傳統文化不能丟,節日儀式更不能缺。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快到了,我的心依然滿懷喜悅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