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去世了,從我記事時起,只有奶奶陪伴在身邊。奶奶當時雖然只有60多歲,但滿頭白髮,滿臉皺紋,顯得非常蒼老。我父母對奶奶是極其孝順的。
夏天,家裡僅有的一床蚊帳是給奶奶用,秋天,我們沒有換季的衣服,奶奶卻有長袖衣衫,還有“夾襖子”。重陽節前,母親會把奶奶秋冬季穿著的衣服洗淨曬乾,並在九月初九那天,將洗曬乾淨的衣服疊得整整齊齊,送到奶奶的臥室。
記得妹妹出生那一年,家裡找不到尿片布。那時候的尿布是用破衣服、破被單縫製的。只要是還能穿的衣服,都是捨不得拿來做尿片的。奶奶看著媽媽著急的樣子,便從自己的木箱裡拿出了疊得整整齊齊的一件夾襖。讓媽媽拆開做尿布。媽媽拿著這件夾襖,淚水慢慢盈滿了眼眶。
這件夾襖雖然補丁綴補丁,卻是奶奶的貼身保暖衣。奶奶有風濕病,畏寒怕冷,尤其是肩背部,一遇寒涼,就疼痛難忍。只有穿上這件夾襖,疼痛才稍有好轉。如果拆了這件夾襖,奶奶怎麼過冬?母親正費躊躇,父親說:“拆了吧,這件夾襖太破了,也不保暖了,今年重陽節前,給媽媽再做一件。”
原來父親早就有打算。家裡的母鵝已經開始“抱窩”,有12個鵝蛋。父親打算等到秋後賣掉幾隻成鵝,給奶奶添置夾襖和新棉襖。可那年,12隻鵝蛋只餵成功5隻成鵝。要想給奶奶添置新襖子,至少要賣掉3隻成鵝。這樣過年時,我們家就只能有2隻臘鵝了。如果有2隻臘鵝過年,倒也不錯,可那幾年,家裡窮,經常要跟一個遠房表叔和表姑父借錢,每年過年前,父親都會分別給他們送去一隻臘鵝。這就意味我們過年就沒有臘鵝吃了。
父母權衡再三,還是賣掉了3只鵝,在九月初九這天,母親也終於把奶奶的新夾襖和棉襖縫製好了,雙手送到奶奶的臥室裡。父親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奶奶身體好,才是我們兒孫的福!”
那一年過年,我們家沒有臘鵝吃,但一家人其樂融融,開開心心。如今,我自己也到了奔六的年紀,孝老尊親已成為我們的家風,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