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父母的举止
她越是仔细观察,就越发现自己的女儿从日常生活中的手势、举止和言语都像是她的翻版。她回忆女儿说过一句话:“我说了,我不喜欢吃那道菜,妈妈为什么一直强迫我。”她笑着说,因为她也曾经跟她丈夫说同样的话。而且,这也是女儿用来指谪反驳的借口:“妈妈不是曾经这样跟爸爸说过吗?”
另一次,她看到女儿把玩具撒到满地,多次催促都不肯收拾,她不小心脱口而出:“我向你投降了”。有一天,她下班回家太累,厨房乱七八糟未收拾,衣服也没折叠整齐,女儿竟然学她说过的话:“我向妈妈投降了。”
像黎庄这样的事并不罕见。家住平盛郡潘文治街的明成也有类似情况。 “爸爸,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是错误的”、“爸爸必须说大声点我才能听清楚”、“爸爸被宠坏了”、“我太累了,我要休息”。明成回想起来,发现5岁的孩子能像大人一样说话并不是偶然的。原来,这些话是他不止一次对儿子说过,而儿子却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甚至孩子生气时,双手叉腰、面朝墙壁躺着、瞪眼等动作都是学他的。
他告知:“一开始,我认为教育孩子纯粹是本能,看到孩子哪里错了,就纠正那里。但不是,孩子都跟着有样学样,所以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是很重要的。儿女总是把父母视为偶像,只要观察一两次,他们就模仿。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在他们面前都要谨言慎行。”
纠正自己以便教育孩子
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儿女还是婴儿时,父母就教婴儿练习吸吮奶瓶,吃第一种固体食物。孩子会翻身、爬行,再站起来、走路,也要靠父母的双手。年龄大一点,孩子上学了,虽增加教师的指导,但孩子的行为却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
越南歌谣有句话说:“孩子呱呱堕地,有人就成了父亲,孙儿出世,有人就成了祖父”,这并非巧合,是多代人总结的经验。它不仅仅是父亲或祖父生儿育孙时“进阶”的体现,更深远的是,它标志着一个人一生中重要时期的转变。开始新的角色,祖父母以及父母必须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价值观上变得更完美。如果说宝宝从出生起每天都要学习适应新生活,有趣的事情也有障碍,那么父母也开始了他们的学习行程。
对于黎庄或明成的上述情况,在目前的社会并不陌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会倾向于选择与父母相同的职业或习惯。因为他们从小就目睹了父母的劳动成果,逐渐形成了追随父母脚步的心态和希望继续他们的事业。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女儿有一个负责任、慈爱的父亲,她就会以此为榜样来选择未来的丈夫;反之亦然,儿子从母亲那里取得了好模范。
但自问,我们这一生是否都做对了正确的榜样角色?明成兄被孩子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爸爸红灯时不停车,他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的错误行为。很多时候,说一套做一套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得不“哑口无言”。很多家长,即使得到了“升职”的时刻,也只是表面上的,因为实际上他们还是个“大孩子”。
为人父母是一次美妙的经历。但是,只有从一开始你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学习提高自己,这才是真正完美的。有很多关于育儿技巧的课程。但正如家住第十二郡的玉梅所说:“因为我们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并自我调整我们的行为及态度。”所有书本理论只具相对性,不能将一个人的经验强加给他人。种树要开垦土地,照顾孩子需纠正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
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是在每个人生阶段中积累起来的,就像蚂蚁筑巢穴一样,久而久之就成一个窝。其中,父母的作用居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