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連環彎又彎
西北最趣味的體驗就是山路連環彎又彎。我們走過西北四大山坡路之三,除了河江的馬翡嶺,其他三處雖說崎嶇曲折,但已經鋪設公路,加上有梯田山水相伴,風光宜人,在凜凜寒風中登嶺俯瞰,涉獵谷地全貌,更是刺激震撼。
老街的烏歸胡(Ô Quy Hồ),位於4D公路,彎彎曲曲環抱黃連山,山嶺便是老街與萊州兩省交界;海拔2073米,全長50公里,其崎嶇和陡度居四大山路之首,山巔有“天門”美譽,附近還有少數民族集市,兩條名為銀瀑的瀑布,傍晚時分周邊酒家亮燈,燒烤美食紛紛登場;第二名是靠伐(Khau Phạ)山路,位於安沛省文振與穆崗寨兩縣之間,海拔1200-1500米,全長30公里;花殿(Pha Đin)山路,位於6號公路,山羅和奠邊兩省地區,海拔1648米,全長32公里,其名源自泰語,即“天地”,意味著這兒是天地的交界點,路口放著亮眼的紅色遺跡碑。由於司機掌舵平穩,公路鋪設不錯,我們過了一彎又一彎,峰迴路轉,有些彎只足以讓兩輛車擦肩而過,電線網忽左忽右,褐山綠樹層層梯田從眼前掠過。偶爾會在沒有遮擋行車路線的地方停下,讓我們駐足欣賞民族同胞的村寨作物良田。
在跨沱江的斻蝦橋腳下車觀光時聽導遊介紹:話說沱江下游(距離沱江/喃納/喃雷河三河匯合之處大約2公里)有個盛產蝦子的洞穴,統稱為斻蝦(蝦洞)。2012年斻蝦橋(位於萊州芒雷市)重建落成,沱江和喃納河匯合,奔流於兩座高山之間,12號公路沿河蜿蜒,這座橋就像橫跨兩邊山壁的一條五線譜。再赴和平水電工程,經過30年運作,滿足多目標供電戰略,聽說傳統室埋著給後世人的書信,一隅立著168位建設過程犧牲員工的紀念碑。
沐州是山羅省轄區,北部山區最遼闊、最美麗的高原。我們深入沿途一些少數民族的可愛村莊,油菜花、桃花、李花、白紫荊花在家家戶戶門前開得燦爛漂亮。一片片的茶園,間隔整齊,生機盎然。佩服商人的頭腦,硬把一處茶田剪裁成心形,吸引大批遊客。西北出產的茶葉相當馳名,其中山雪茶入喉有餘甘, 聽說在安沛、河江、老街、萊州、山羅等省才有的野生茶種,因嫩芽纖毛雪白而得名,目前只剩8萬株。
同屬西北區,沐州與奠邊的天氣大不相同,前者天氣寒冷,厚厚薄霧層為景觀增添神秘色彩。後者受鄰國老撾焚風影響,變得乾熱,春陽相當猛烈,這座城市相當發展,很難想象當年戰況,但奠邊府博物館的遊客還是很有耐心聆聽說明人講解1954年奠邊府大捷的故事,憑吊A1山坡的烈士英魂碑……。
高聳的山峰,漂浮的白雲,千迴百轉的山路,組成了西北雄偉迷人的美。回程走過最後一條山路:通溪(Thung Khe),海拔1000米,又稱白石山路,位於梅州和沐州之間,沿途山石都是灰白色,算是特別。在和平省某段路上,巧遇濃霧,前面白茫茫,人車房屋隱進濃霧中,什麼也看不見。司機小心翼翼,減慢車速,大約十來分鐘後,路面豁然晴朗,談笑間,眼前闖進數天來久違的交通信號燈,便知悠閒不再,車水馬龍的河內即將在望…。
這次西北之旅,欣賞到與南部中區絕然不同的山山水水,感受高原山地少數民族各種文化風情,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聽導遊略帶黃腔地介紹民族同胞的種種趣事,十分盡興。感受北南語調有別,用詞有差, Lạc就是đậu phộng, mè 叫做vừng,lợn 是heo, thìa是muỗng, chén是bát……。不勝枚舉。從南至北建設的一座座水利工程,讓全國各地包括城市鄉鎮得到充足的電力供應,連人煙荒蕪的山嶺,也豎起標識著滑翔傘愛好者探險地的Vinaphone 4G廣告牌。看來西北地區的原生態,在未 來即將接受更多 的考驗,希望去 蕪存菁,保存美好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