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大多数的体型胖瘦主要缘自于中青年时期,尤其是40、50岁时是胖还是瘦,进入老年后很难改变。实际上这是机体各项代谢长期适应了一种模式的结果,年龄大了再想改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有研究显示:长者胖一点,可以在与疾病的拉锯战中起到储备能量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力。但在体重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中,偏瘦一点的长者发生心肌梗塞、脑梗塞的风险会更低。
如此看来,长者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就像“先有鸡还是先的蛋”一样。
医学专家们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者只要将体重指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胖点瘦点不必苛求,关注3个关键点就可以。
体重指数的范围:体重指数等于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长者将体重指数保持在18.5至28之间都可以。其中,体重指数在24左右最为理想,低于18.5属于过瘦,超过28属于过胖。
需要关注的3关键点
一是腰围:长者全身均匀的胖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只是胖在肚子上,体型呈现肚大四肢细的样子,就属于不正常的胖了。这是机体代谢异常的表现。研究显示:长者腰细一点的胖更有助于长寿,比如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
二是体重增减:在生活习惯没有刻意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在半年到一年内,体重比原有体重下降了5%以上,或是增加了10%以上,提示机体代谢可能出了问题,就需要及时就医查找原因了。
三是病态体重:比如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消化道溃疡、肿瘤等发生了体重的显著变化,则应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增强改善膳食营养等措施对体重进行积极干预。
总之,长者不必对胖瘦过于在意,保持体重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在建立起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是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