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最先到哪裡去拜年,也是有講究的。“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岳父家走。”這是一個大原則,也會因各地而不同。在我們家鄉,初一先拜“家譜”,而家譜一般都供奉在同族同門長輩的家裏。拜年的首站就是家裏有“族譜”的長輩家,稱為“拜譜年”。
過去,生活貧困,物質匱乏,但拜譜年也要拎上二斤紅糖,並帶上香燭。進門洗手、上香、給“列祖列宗”磕頭,然後再給家中的其他長輩作揖磕頭。中午,長輩也會好酒好菜地招待這些來拜年的族人們。
“娘親有舅”,在親戚中,舅舅是排在第一位的。拜完了譜年,就要去給姥爺、姥姥和舅舅們拜年了。正月初二,又是“姑爺節”,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並且是夫婿同行。過去習俗,拜年只能在上午,你可以遲一天去,但絕不能下午去。以前交通不發達,如果路程遠,超過午時才趕到長輩家,首先要說一句:“我來給您老抖跳蚤了……”以示歉意,開明的長輩也會附和一句:“我的眼睛亮得很呢!”表明原諒了這個遲到的晚輩。
敬老也愛幼。這在拜年的習俗中也有充分的體現。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12歲以下的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以前兄弟姐妹多,交通靠步行,沒有及時拜年也在情理之中。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拿起鐮刀去割麥,家裏來了拜年客”,都是長輩理解晚輩的謙辭。
拜年還是一個化解誤會,拉近親情的絕好機會。平時積累的一些小摩擦、小糾結,正好借拜年之機,通過相互問候,通過舉杯暢飲,一笑化前嫌。
現在科技發達,拜年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人不願出門,坐在屋裏一個短信群發,就把問候發送到了千家萬戶。但時間是節省了,親情卻淡了,年味也薄了。我還是懷念清貧歲月中,那些繁文縟節,那些熱鬧而喜慶的情景。我覺得,既然是過大年,就得有那種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