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順暢
途經剛獲新建、拓寬、改建從西貢河、迪哲至同奈橋的河內大道路段才發現,此幹線已真正成為一條現代大道,其路面從21米拓寬至142米(有的路段寬達153.5米),設有16條車道。工程於2010年4月動工,目前已完成自西貢橋至市國立大學交通樞紐的全部主要幹線,長達11.5公里。2019年底,由市技術基礎設施投資股份公司(CII)為投資商建設所屬河內大道拓寬項目市國立大學交通樞紐的隧道已投入使用,隧道長達逾1.8公里,連接自仙泉旅遊區大門至平勝加油站區域。竣工並投入使用之後,途經此 區域的路段在雙向車道都獲得拓寬,自7條車道增至14車道,以解決此區域交通擁擠情況。
與河內大道並行、在高空架設的濱城-仙泉鐵路1號線已逐漸形成。此交通系統包括鐵路站、鐵路系統已基本完成,很快就可以投入運營。目前,因遇到場地清拆補償羈絆及與其他項目施工場地交叉,河內大道拓寬項目仍有部分工程未能竣工。這也是規模相當大的重點交通項目,有助營造本市東面區域的順暢交通面貌。
發展基礎設施
本市東面區域獲得如今的面貌不可不提到各項交通基礎設施工程。致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起到形成一系列新都市區的作用。據經濟專家們表示,本市東面區域位於“黃金三角形”的重要位置(本市、同奈省、巴地-頭頓省),是連結本市及南部東區各省各重要幹線的中心。然而,因為雖然河內大道已獲得拓寬,但未來期間仍因本市流通需求日益加劇而處於超負荷情況。為給河內大道舒緩交通擁擠,范文同幹線已獲投建,延長1K國道通往市中心;同時本市-隆城-油曳高速公路也獲加緊投資、拓寬第二階段並與2號環市路連結,形成封閉式交通系統。
市交通工程建設投資項目管委會經理梁明福表示,過去期間,與其他區域相比,市東面區域獲致力投資基礎設施。在此區域,一系列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已經和正在形成。然而,為滿足將來有100萬人口居住東面城市的流通需求,交通基礎設施須“先行一步”。因此,該區域的交通系統除了河內大道、1號鐵路線、1K國道、以及本市-隆城高速公路第二階段項目之外,還需要興建一系列連結河內大道、2號和3號環市路、吉萊橋、童文貢街上的美水3橋等幹線。
另一個項目也獲得關注的是,在新東區車站區域前面的隧道及橋樑系統,包括步行橋及隧道右邊分支(所屬位於第九郡連結平陽省苡安市的新東區車站高架橋項目)。另一位專家認為,將本市東面區域建設和規劃成創意都市區獲視為改變全市面貌的里程碑。但需要給交通基礎設施制定充滿決心及突破性的政策,只有這樣東面城市才能早日與區域內各發展都市等量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