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ừ khóa: #Vaccine

(示意图:互联网)

全球数百政要专家吁杜绝疫苗分配不平等

据新华社报导,约200名国际政要、专家、学者等人士日前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各国加强合作,杜绝疫苗分配不平等。这封公开信由全球约200名政要、专家、学者等人士签名,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等。
(示意圖:互聯網)

不贊同給少兒接種家長甚少

〔本報消息〕為對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事宜做好準備,衛生部所屬衛生戰略與政策院昨(9)日上午,以線上形式對全國63個省市正養育12歲以下少兒的41萬5000餘位家長徵詢意見。結果,有60.6%家長同意讓少兒接種、若強制接種7.6%家長同意、29.1%家長正在考慮中,僅有1.9% 家長不贊同。
人們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的診所排隊等候接種疫苗。(圖源:路透社)

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競賽

綜合報導,新冠疫情的大流行給全球經濟、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為了早日戰勝疫情,全球疫苗研發團隊都爭分奪秒的開展新冠疫苗競賽。而隨著近期部分疫苗第三階段試驗取得積極結果,全球多國已開始大規模的開展疫苗接種工作。目前已經有美國、英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多個國家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其中大部分國家都是從去年12月之後相繼宣佈接種疫苗,那麼如今的進展如何,接下來就盤點一下。
(示意圖源:互聯網)

希臘兩名醫生接種新冠疫苗後確診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月5日傍晚,希臘衛生部發佈的最新疫情通報稱,在過去24小時內,希臘新增928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目前累計確診14萬1453例;在此期間新增死亡40例,累計死亡5051例。
史蒂芬‧勃蘭登堡。(圖源:AP)

美一藥劑師毀掉數百劑新冠疫苗

據美聯社報導,4日公佈的法庭文件顯示,威斯康星州一名認為世界正在“崩潰”的藥劑師告訴警方,他試圖毀掉數百劑新冠病毒疫苗,因為他認為這些疫苗會使人的DNA發生突變。日前,在對57瓶變質的莫德納疫苗進行調查後,格拉夫頓市警方逮捕了奧羅拉醫療中心的藥劑師史蒂芬‧勃蘭登堡。官員稱,被破壞的疫苗劑量足以讓500多人接種。
駐韓美軍接種新冠疫苗。(圖源:AP)

面對新冠須團結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疫情暴露出人類社會不公、貧富差距等問題。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各國及全人類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彼此體諒,完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譚德塞28日在世衛組織2020年最後一場記者會上呼籲各國未來將加大對健康的投入作為重中之重。“各會員國當初成立世衛組織的宗旨是為了所有人的健康,現在是兌現承諾、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時候了”。
新加坡將於12月30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示意圖源:互聯網)

新加坡開始新冠疫苗接種

據外電報導,新加坡全面接受新冠狀病毒疫苗專家委員會的建議,並訂於12月30日開始,逐步為醫護人員接種疫苗。新加坡衛生部12月27日發佈文告,新加坡已全面接受新冠病疫苗專家團提呈的建議。醫護人員將從30日起開始接種新冠疫苗,7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則從明年2月開始接種,預計明年年底完成所有人士接種工作。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圖源:AP)

菲律賓威脅美國提供新冠疫苗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6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公開喊話美國政府,要求美方向菲方提供至少2000萬劑新冠疫苗,否則他將終止菲美《訪問部隊協議》。該協議允許美國軍隊在菲律賓舉行軍事演習。
醫護人員對市民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取樣。(圖源:新華社)

美一線醫護人員卻無法優先接種疫苗

綜合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健康中心超過100名一線醫生和護士舉行抗議活動,他們聲稱斯坦福大學公佈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沒有遵循公共衛生建議,優先保護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此前,我們已經被多次許諾,將是首批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但我們並沒有收到注射疫苗的通知。”急診室護士丹尼爾‧埃爾南德斯稱。《國會山報》指出,這些一線醫護人員需要在急診室、重症監護病房救治確診患者,但是他們驚訝地發現自己不在首批接種疫苗的名單中。根據斯坦福大學首批接種疫苗的名單,一些整形外科醫生、皮膚科醫生、門診護士和高級教職人員可以優先注射,然而他們與確診患者的直接接觸比一線醫護人員少得多。與此同時,在斯坦福大學首批獲得的5000枝疫苗中,只有7枝分配給了直接接觸確診患者的醫護人員,但斯坦福大學累計有1300多名醫護人員,這引發了他們的極大不滿。
Nanogen公司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究活動。

國產新冠肺炎疫苗售價約12 萬元

Nanogen研究和生產新冠肺炎疫苗單位董事長胡仁告知,過去6個月,該單位日夜研究新冠肺炎疫苗,共有300名員工參加。至今,Nano Covax 是越南在臨床試驗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且研究流程完整的首款疫苗,未來期間將成為新上市的首款“越南生產”的新冠肺炎疫苗。
FDA批准緊急使用莫德納疫苗。(圖源:互聯網)

世衛稱已確保將獲得 20 億劑新冠疫苗

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地時間18日表示,全球疫苗合作夥伴關係“新冠疫苗獲取機制”(COVAX)已確保將獲得近20億劑現有和候選疫苗供全球使用。他對此表示歡迎,並指出,儘管新冠大流行有望結束,但我們絕不能放鬆警惕。龐大的疫苗儲備意味著旨在確保所有參加新冠疫苗獲取機制的190個國家可以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提供注射疫苗。
延遲接種疫苗會影響兒童健康。(示意圖源:互聯網)

延遲接種疫苗影響兒童健康

〔本報消息〕市家庭醫生協會昨(16)日上午舉行“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防控各種傳染病的重要性”座談會。
美國農貿市場的“得來速”式新冠病毒檢測站向市民提供檢測服務。 (圖源:互聯網)

世衛組織稱疫苗帶來曙光但疫情遠未結束

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地時間4日表示,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結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疫苗已推出,人們也需堅持遵守防控措施。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新冠疫苗進展使仍處疫情中的人們感到振奮,但越來越多人認為新冠大流行已經結束,這種想法讓世衛組織感到擔憂。現實情況是,目前世界許多地方病毒傳播率非常高,給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和醫衛工作者帶來巨大壓力。“即使疫苗已經推出,人們也需要堅持遵守公共衛生措施,以使每個人都得到保護。”譚德塞說,要徹底結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疫情在短期內如何發展以及最終何時結束,取決於各國領導人及人民的抗疫決策和決定。他同時強調,隨著新冠疫苗的推出,在世界各地公平分配疫苗非常重要。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等正發起一項新的“百日行動”,旨在幫助100個國家在100天內對疫苗和其他新冠應對工具進行快速準備評估並制定具體的國家計劃。
英成全球首個批准使用輝瑞新冠疫苗國家

英成全球首個批准使用輝瑞新冠疫苗國家

綜合報導,英國成為第一個正式批准輝瑞和BioNTech生產的新冠疫苗上市的國家,這是抗擊疫情的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里程碑,疫苗預計將於下週開始分發。
需要對從工廠到診所之間各個節點的控制做精細設計。(圖源:彭博)

物流業面臨新冠疫苗運輸考驗

綜合報導,在法蘭克福機場周邊的冷藏倉庫,德國漢莎航空正讓縮編後的工作人員做好準備,完成空運疫苗以結束這場全球大流行病的艱巨任務。作為世界最大貨運公司之一,漢莎航空4月就已經開始為輝瑞、Moderna Inc.、阿斯利康等公司可能以空前的速度推出新冠疫苗做準備。一個20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該公司15架波音777和MD-11貨機的運載量,以及目前僅以載客能力25%運行的龐大客機機群的貨運能力。需要對從工廠到診所之間各個節點的控制做精細設計。“問題是我們如何擴大規模,”漢莎航空負責疫苗運輸項目的Thorsten Braun表示。
輝瑞與BioNTech聯手開發新冠疫苗最快12月7日開始接種。(圖源:Getty Images)

英將成為全球首個施打輝瑞疫苗國家

綜合報導,英國政府預計就能核准美國藥廠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聯手開發的新冠疫苗,最快12月7日就能讓第一批民眾接種輝瑞疫苗,成為全球第一個施打輝瑞疫苗的國家。
(示意圖源:互聯網)

歐盟訂購1.6 億劑莫德納新冠疫苗

據外媒報導,在美國生物技術企業莫德納公司通報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達94.5%後,歐盟宣佈與莫德納公司達成協議,訂購1億6000萬劑莫德納新冠疫苗。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地時間24日以視頻方式宣讀了訂購聲明。她表示,這已是歐盟與製藥公司達成的第六份新冠疫苗訂購協議,而且歐盟還在努力達成第七份新冠疫苗訂購協議。
英國政府宣佈,將於12月開始為英國民眾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示意圖源:路透社)

英政府下月將開始新冠疫苗接種

綜合報導,英國政府宣佈,將於12月開始為英國民眾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在當地時間20日舉行的英國政府新冠疫情新聞發佈會上,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代表英國政府正式宣佈,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聯合研製的新冠疫苗獲得英國藥監局審批在即,將於下個月開始為英國民眾實施接種。據悉,該疫苗正著力於向英國有關政府部門申請緊急授權,將成為首款在英國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研製。(示意圖源:互聯網)

我國以獼猴試驗新冠肺炎疫苗

〔本報消息〕1號疫苗與生物品一成員有限責任公司經理杜俊達,日前就有關越南新冠肺炎疫病防範疫苗研究和生產時表示,該公司的新冠肺炎病疫苗研究生產工作開始以廣寧省嬈島飼養的獼猴作試驗。
流感疫苗注射器。(示意圖源:AFP)

韓 59 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疾病管理廳26日表示,截至當天零時,境內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病例累計59例。但相應死亡病例與接種疫苗之間的直接因果關聯性極低,疫苗接種將繼續進行。從死亡病例的年齡段來看,70多歲、80多歲各26例,60歲以下5例,60多歲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