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擔兩隻水桶挑水的日子,家庭主婦負起養育子女重任。拋下水桶綁著長長的繩索,起繭的手掌拉上一桶一桶的井水。天沒亮,她們的身影穿梭村中小巷,不知道一天來來回回多少次。廚房開始燒開爐灶的燻煙,兩碗米三碗水,為了保持食水乾淨,家家戶戶都有沙缸,下面留個孔口以布包上的水管,造成最原始的人工濾水器,過濾井水以存食用。飯後,通常大夥兒坐在家門乘涼。鄉村父老,有的下棋,有的好像時事專家的模樣,收聽廣播電台,瞭解世界新聞情況,豐富茶飯後的話題。
由於村民居住的是以台灣風格建成的眷村模式,一家大小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公用廚房與廁所離住房不遠,一到下午的“忙碌時段”,工作回來的人要排隊輪流洗澡。有些女生索性在井邊洗滌衣物或碗筷,而男生就比較容易了,乾脆來個露天浴,大桶小桶從頭淋到腳,炎熱的天氣下,澆一身的涼爽。
到夜深人靜,製做糕餅批發的村民開始忙碌起來,煮綠豆,搓米粉團,捏一個一個圓圓的煎堆仔,還有炸油條,蒸水糕等,無不用大量的食用水。深井也不停止過它供水的使命,從水眼處滴答滴答可以聽見,井的生命泉源長流,與村民共存共榮。隨著歲月變遷,轉眼一甲子過去了。有的村民離村別井去外地謀生,有的仍留下來繼續陪伴那口老井成長,井壁積滿厚厚的菁苔,周圍老屋也年久失修,每到雨季,都受淹水之苦。後來自來水有了,政府也把多年受大雨積水的路填高,重新建排水溝,批准年久失修的房子重新蓋過,發房屋所有權證書等。
往事帶給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幾年前寫了小詩一首來歌頌我們賴以為生的井,獲得一些文友的共鳴。好友楊迪生先生(筆名麒麟),時任華文《西貢解放日報》記者,前來村中探訪,後來得悉村中有個家庭沒能力裝修低窪的房屋,每到下雨天不是受水淹,就是屋頂漏水。見狀,他寫了篇文章在《西貢解放日報》刊載,得到一些善長仁翁的資助,為那窮苦家庭籌款建新房,解決了一家房住問題。在此我代表村民致以萬二分的謝意!
環境煥然一新,老井也受到保存下來。不過,路升高了井口也同時升高,以防安全。雖然改變原來面貌,可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受益了所有村民,飲水思源,儉樸艱辛的經歷,仍清楚記得水之珍貴和濃濃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