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多年前位於第十一郡陳貴街的聚群居為配合歐姬小學(原崇華學校)重建拓寬計劃,需把後座建築拆遷。於是乎,看守這棟老房子的群姑告訴我要把7、80年前姑婆(自梳女)們設立的佛堂遷到前座去供奉,但由於面積有限,所以很多東西需要割愛。老人家問我如果對部分不值錢的舊東西有興趣的話可以拿走。畢竟自梳女在華人近代社會中屬於較為獨特的族群,她們的故事成為華人歷史中的一部分,她們用過的東西雖說不上是古董,但也有歷史價值。
因此,我盡可能把一些她們曾經用過的物品帶回報社去收起來,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成立一個小小的華人文物陳列室。在上述物品中有一副掛在佛堂正中觀音娘娘畫像兩側的對聯:“如來如見見如來,自在自觀觀自在”。群姑解釋說:“因為前座地方不夠大,所以只能掛觀音畫像而已,所以此對聯也送給我保管”。畫像與對聯這樣拆分本來就是十分遺憾的事,對兩者來說都是美中不足。但我擔心如果不收下的話群姑會將之棄掉,這樣會更可惜,最後我還是連同其他物品一同送回單位去存放。
組織華人文物陳列室是我一直以來很想實現的願望。我希望單位遷往新址後可以撥出一個小房間容許我實現這個夙願,這也是讓華人後代能夠瞭解自己先輩的一些故事。無奈,在願望還沒付諸實現時,我卻於2016年8月30日離開了與自己共同渡過雙十年華的單位,告別了筆耕生涯。儘管千千萬萬個不捨,還有許許多多的不願,但我還是抱著遺憾踏出了單位的大門。一個個願望、一次次承諾成了泡影。那一批封塵的舊東西因為我的離開也許成為一堆破舊,還有那一對觀音對聯今後何去何從?我已經無權過問了,也不敢去想像。
心在隱隱作痛!
老單位於2017年底搬到原一棟百年老建築去辦公,許多東西成為“需要清理的舊東西”,其中包括從聚群居取回來的那一批物品。單位以價高者得的方式來清理。出於對那些舊東西的眷戀,我也衝著運氣參與投標,再次看看自己跟那些“被看不上眼的東西”是否還 有緣。
結果我中標了!
2018年4月27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在一群知己好友的協助下開始了“舊東西”的篩選和搬遷工作。那一批從聚群居取回來的物品我當然有責任與它們“再續前緣”了(其實因為疏於監管很多都被流失了),但最令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是,在一堆雜物中我發現了一幅觀音畫像,這是一幅絹畫,畫中的觀音相貌非常莊嚴,而且歷經超過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畫像的色澤依然光鮮,是一幅難得的觀音畫像。
然而,最妙的是,畫像的高度與我之前從聚群居取回來的對聯恰到好處,將兩者併在一起可謂天衣無縫,成為一套絕配的書畫像。其巧妙叫人難以置信。也因為緣,我把這幅絕配的觀音書畫像轉贈了第六郡草堂禪寺,以便可以跟廣大的佛門子弟結緣!
這一切不就是緣嗎?從最初心靈的遺憾到最後的願望破碎,而到現在的希望之火得以重燃,無不訴說著一個“緣”字!
是的,有了緣,我就可以繼續追夢,我可以放飛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