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摸秋”的由來,還有一個暖心的傳說。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一天,他們行軍到淮河岸邊時已是深夜,為了不打擾百姓,便於野外宿營。可是,這些士兵實在饑餓難忍,有人就到田間地頭採摘了一些瓜果充饑。主帥發現後,欲將他們治罪。當地村民聽說此事,紛紛前來向主帥求情。其中一位老人為了幫助戰士們洗脫罪名,靈機一動,說出了“八月摸秋不為偷”的話來。主帥聽說後,便免去了他們的罪名。
那一天,恰好是當年的立秋,從此,淮河流域便有了“摸秋”的習俗。小時候,這一天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很早就開始尋找“摸秋”目標:誰家的菜園裡有香瓜,誰家的菜地裡有茄子,誰家的甘蔗長得壯,誰家的梨樹還沒有摘完……
我的父母都是勤勞的農民。我們家菜園子不大,但栽植的品種卻很齊全。有菜瓜、茄子、黃瓜、香瓜、玉米、甘蔗等等。每年立秋的傍晚,母親讓我們把菜園的門子打開。媽媽說,這是讓那些“摸秋”的人能順利地進出,既給他們提供了方便,也不至於讓個別冒失鬼踩爛籬笆;而父親採摘門口幾株梨樹的時候,總會留下幾個果實在顯眼的地方。
那個時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寬裕,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都非常金貴。但立秋這一天,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生人還是熟客,伸手採摘園子裡的果實,沒有人斥責他們。特別是到了晚上,山村的角落裡,時不時發出“啾……啾……”的口哨聲。大家知道,這是小夥伴們開始“摸秋”了。
我們出去“摸秋”也很克制,不管是香瓜、黃瓜,還是玉米、茄子,都不會摘第二個。媽媽說:“摸秋是乞求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的一種傳統,你們不要貪多。貪多,就會讓良好的期盼成為奢望,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有點意思就行。更不能踩壞別人的莊稼,踏爛別人的籬笆。”
現在,年輕人可能已經不知道“摸秋”的習俗,但我們這些年長的人,還是懷念那淳樸的鄉風。現在雖然不“摸秋”了,我們的生活卻一年更比一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