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个月贸易顺差84亿美元 资金开始流入经济 商品大减价以招徕客户 苹果希望在越南增资扩产 越日签署交通领域全面合作协议 蔬果出口继续成为农产品亮点 丰富多彩工人月开幕 宁顺摆脱贫困乾旱处境勇往直前 为出口企业纾困解难 陈红河副总理视察 500 千伏电线第3段进度 东海禁渔令违反越南主权 广宁省工时最长 人均收入却处于偏高 数字化转型有助减少烦扰民众及企业 大力推进肃贪反腐与自我检讨工作 零售业频推促销活动 “绿色”物流行程:任重而道远 释放私人投资资源

叫賣歌聲

80生辰那天,依照傳統習俗,備有牲禮果品拜祭神靈,保佑福壽康寧。我將炷香膜拜照片放上臉書,有朋友看後問我,前面那3碗赤色雞蛋是代表什麼意思?哦!那是桑寄生蛋茶。我少年時,長輩做壽是沒有現代的西式蛋糕,通常是煲桑寄生蛋茶獻與壽星,還有是製造中式壽桃包,宴席稱為桃酌之喜。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桑寄生是一種小灌木植物,多寄生在桑樹上,遂稱為桑寄生﹔前人發覺將其作為茶葉,加紅棗、冰糖,煮成雞蛋糖水,具有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等功效,進而加入耆老壽誕的健身食品中。

桑寄生蛋茶,令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昔日沿街小販叫賣所引致。我的少年時代,越南堤岸還是很落後,城郊地方都沒有電源,沿街售賣貨物的小販,沒有現代的揚聲器,全憑張大喉嚨呼叫,為了避免聲嘶力竭地過度叫喊,他們往往創作成歌詞那樣唱出,不但保全聲線完好,也令街頭巷尾的群眾聽到叫賣,頗有歌聲韻味,增加購買的慾望。

憶起當年小販叫賣歌聲,真是多彩多姿,非常有趣,現在不復再見。50年代初,我只有12歲,在世叔譚汝的興昌甜麵包廠做童工,位於鴻龐大道的陳秋基里內,每晚華燈初上,就有一個肩挑糖水小販到來叫賣:“冰花燉雞蛋--桑寄生蛋茶--蓮子羹--白果水--”每句最後一字都拖長,好像粵曲唱戲拉腔般,悅耳動聽,我至今仍然不忘。

二十世紀40、50年代的越南,很多區域還沒有電源,家庭照亮均使用煤油燈﹔煤油俗稱火水油,於是上街販賣煤油也是熱門生意﹔住在貧民區,人們家裡都睡木板床,上面吊掛一幅蚊帳,一年到晚都是這樣子,我家也是如此。不知何故,那時蚊子和木虱特別多,或許是公共衛生太差的緣故,人們就要貯存煤油和驅除蚊蟲的藥物。我時常聽到一個肩挑小販經過門前,叫賣似唱歌:“椰油--火水油--噴蚊水呀--杜木蝨油--”。

也常見一個小販,推動木製的櫃型販賣車,下面安裝4個小輪子,不用肩挑的辛苦﹔上面擺放好幾個玻璃瓶,裝著各類醃製好的瓜菜,有酸菜、酸木瓜、椰肉片和酸子薑等等,常常叫賣高唱:“攻鼻辣菜呀--和味酸子薑--爽甜菜頭--椰子筴酸薑呀--”
年近歲晚,在堤岸新馬路沿街叫賣的,還有位潮州人士,同樣推著木製櫃型販賣車,上面推滿一個個西瓜,面前擺放砧板和利刀,切開一個紅彤彤的西瓜,用不純正的廣府話高聲歌唱:“新鮮沙瓤哩--大紅沙瓤哩--爽夾甜呀--來哩、來哩--”沙瓤是指西瓜肉並非軟綿綿,而像沙子般的爽口,上等西瓜俗稱紅沙瓤。

當年最有趣的,是跑馬場直去的富壽區域,在玻璃廠附近,有一售賣飲冰的攤檔,固定停靠大樹蔭下,售賣有紅豆冰、綠豆冰、黑涼粉等等,人人稱該小販為雪水佬﹔他由於推銷生意,時常走進各玻璃廠招攬顧客,為了引人注目,邊行邊劈開喉嚨演唱:“甜水又加糖--凍水又加雪--左牙食過右牙香--右牙食過左牙涼--快趣買啦我奉上……”。

今回因桑寄生蛋茶,引起我回憶少年時代的小販叫賣聲音,沿街謀生覓食,為了吸引顧客,呼叫聲化作唱歌聲,可謂用心良苦。時移勢易,那些社會現象已成陳跡,永遠不會再現,現今新世代,即使如何講述,也無法領略其中情緒,只有像我這樣年紀的過來人,才可仔細回味,才覺得心領神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