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對於路窄車多,氣候炎熱,交通難受控制的胡志明市街道來說,與其置身在“皮包鐵”的威脅中左衝右突,東閃西避掙扎出行,個人認為既不安全,也不舒適,按道理,公交車本應廣受青睞。因為這些年來,城市領導期望透過票價補貼、硬件更新、改善服務素質:冷氣開放、免費WiFi、安全監控錄像,推行BusMap乘客支持應用程序,學生票、月票優惠等等措施,讓市民逐漸改變出行習慣,接受公交車代步。說實話,現在的公交車的確比70、80年代進步便捷許多了。可惜事與願違,從開始運行到現在,20年過去了,公交車仍然無法走進市民的生活,而且日顯入不敷支,嚴重虧損,無法有效運作和發展,已經多條線陸續宣佈停運,更遑論實踐 “取代摩托車”的宏愿。
公交車發展踟躕不前牽涉原故甚多,除了基礎設施和管理系統的缺陷是主因,淺見認為與市民的代步意願有所衝突,也是令其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本市歷代民眾習慣騎摩托車,每個家庭備上好幾部,簡直就是腰線下的一雙腿,隨時風馳電掣,不用花時間等候,更無需費力步行,無論大街小巷,直達目的地,走好幾公里路才花一升油,省錢省力方便快捷。有人開玩笑說,就算到家門對面街買東西,也騎車代步。加上各家知名摩托車生產商經常推陳出新,並提供各種優惠招徠,新款摩托車在各大傳媒上隨時隨刻閃亮登場,怎不讓人怦然心動,躍躍待購,試問誰會放著心頭好在家不用,寧願頂著大日頭,忐忑辛苦地跨越沿途商店門前行人道推放的龐然貨物或零食攤檔,再氣喘吁吁到站,佇立翹首踮腳張望,等待公交車姍姍來遲,傻的嗎?
所以,不被大眾乘客接受是胡志明市發展公交車必須徹底突破的重要關卡,否則就算再好的服務,公交車依然難以取代摩托車在許多市民心中的地位。不過,本市在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進程中,按計劃形成大規模公共客運系統(如地鐵,單軌鐵路等等)之前,公交車系統仍然需要同步發展,外國許多大城市的交通網絡亦然,因為這是必備的配套設施,否則怎確保本市交通運輸部已向市人委會提交的“發展公交運與個人車輛使用相結合”的項目草案,到2025年達到滿足中心城區出行需求的15%,和2030年的25%的目標得以落實?據說,該項目預計投資39萬億元,國家預算撥支4萬億元,優先發展公交運,重點是實施價格補貼,支持運輸企業投資於車輛,管理系統現代化,智能交通控制等措施。
看來,為了讓民眾愛上公交車,相關部門必須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設法落實以上主要措施,更合理地安排公交車車站和線路,減少換乘和步行的次數,班次靠站準時,百分百確保公交車上的秩序治安,同時還得疏通人行道,還路於民;為限制摩托車與公交車搶道,協調生產商做到雙贏,以便逐步取締摩托車市場;而民眾方面,也希望人人自覺,努力配合,換雙便鞋出行,辛苦一點當做步行運動(下班不用再去健身),養成乘搭公交車的習慣,確保路上安全(尤其是長者出行)。既然公交車是大規模公共客運系統無可避免的一環,那麼為適應都市未來的文明與進步,我們就選擇“她”,做個支持公交車的好市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