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得到草壇社會輔助單位幫助的其他少兒一樣,陳秋莊(19歲,廣播-電視台2高等學校大一生)把此單位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
少兒的堅固靠山
若不遇見草壇社會輔助單位人員,也許秋莊的童年將與第三郡貧困少兒一樣,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秋莊憶述:“2009年草壇各位老師來到街坊傳授有關兒童權益、如何保護自己、避免遭受性虐待等知識,然後各兄姐再傳授給我和弟弟。我們還可以來到草壇單位參加補習班且玩兒得很開心。”
秋莊的父親是水泥工、母親是雜工,如果沒有草壇單位從初中一就給她發放助學金的話,她可能無法追求學業。令她最感激的是,草壇單位人員把她當做家人一樣看待。選擇就讀專業時,她也獲得草壇單位各位老師熱心諮詢。擁有燦爛笑容、可愛臉蛋的她想成為一名主播。
她說:“我獲得各位老師專注聆聽我的心事且提供有益的建議。有些事情我無法跟父母分享或因父母忙於工作而沒時間跟我溝通。”
與秋莊同齡但外表較成熟的范進達告知,近13年來已是草壇單位的“熟客”。他與年邁外婆和妹妹一起住在由地方政府贊助修建的溫情屋裡。家境困難的進達說:“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邊上學邊跟著熟人去做水泥工。每次領取5萬元酬金。存了數十萬元就交給外婆,我上學比別人晚一些,因此最近才高中畢業。”此前,他考取了飲料調製師資格證,在一家酒吧工作到深夜才能下班。對於將來的打算,他告知仍繼續做自己熱愛的調製師工作且好好地照顧外婆。
可以說,草壇單位是一個聆聽和幫助青少年的地方。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兒童如楊玉吉祥來說,草壇單位是她快樂學英語、與同齡朋友玩耍的地方。害羞且不愛說話的12歲女孩告知,自己和外公外婆住在第一郡新定街市後邊的一間小屋裡。她最喜歡星期六,那天外公會抽出時間送她們姐妹倆到草壇單位學唱歌和交際技能。坐在吉祥旁邊的外公笑著說:“在各位老師教導下,我的兩個孫女更加聽話,懂得幫助外公外婆做家務。她們也更有禮貌,故一有時間我就送她們來到草壇單位學習。”
知恩報恩
當年的少兒們如今已長大成人。他們生活穩定或正在大學追求學業,就這樣一批一批人在草壇單位來來去去。但值得可喜的是,不少人返回當志願者,或組織一些為兒童活動。興奮談到由自己和朋友們合作創辦的志願者俱樂部時,西貢大學大二生范廷春竹表示:“我們俱樂部所屬草壇單位。以前我們獲得幫助,現在就想繼承這個事業,繼續幫助他人。”近3年來的春節及中秋節,他們約有15人的團隊都向若干溫暖之家和在夢橋、舊妹街市區謀生的少兒發放禮物。
由母親賣排骨粥養育成長且獲得草壇單位頒發助學金的春竹告知,以後想當幼兒園教員。她說:“我們還算是很幸福,因為還有家人在身邊。有的人流浪街頭,只要能幫助他們,我們就盡力而為。”
在7月初舉辦草壇社會輔助單位成立30週年紀念儀式上,黎氏銀主任表示,眼看少兒們長大成人,令她感觸萬分。長大後的他們雖忙於工作,但常回來協助。給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金原,現年20歲的她性格內向,只想一個人獨處,現在已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成為一名優秀的糕點師。成才之後,她親手為草壇單位各位“改變自己命運”的教師做了又香又好吃的糕點,讓大家品嚐她的手藝。此外,還有很多給黎主任和各位昔年管理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場合。他們也因幫助了許多少兒改變命運的事情而感到幸福。
草壇社會輔助單位前身是草壇流浪兒童照顧活動,於1992年成立。據悉,當年有一組志願青年對流浪少兒的處境於心不忍,便設法輔助少兒們。志願組的工作地點是在西貢草禽園和騷壇公園,草壇單位的名字也因此而得名。接近清貧、家境困難的少兒們時,該單位人員已安排好培訓計劃、解決社會民生問題,致力幫助少兒們能在安全的環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