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子龍國家公園的總面積達1萬5783公頃,共有6個大島和24個小島,2002年4月正式投入活動。這裡不僅是天然生態保護區,還深具考古價值,例如帥孺洞,是發現約1萬4000年前的古越人生活的地方。
拜子龍國家公園的地質是泥島和石島交錯,有很多是石灰石山包圍的廣闊谷地,形成一片大地,成為多種動植物生長的良好環境。
蝙蝠洞谷地是一個例子。該洞位於概林區,位於大茶午島,是面積約10公頃的鹹水林,林中均是有上百年樹齡的蒼天古樹,樹幹直徑最小也有25-30釐米。蝙蝠洞谷地的特徵是地形沒有直接與海水接觸。海水川流過坑洞或石隙,加上山上流下的溪水,滋潤和養活了無數的動植物。在此生長的動物有:田雞、青蛙、蛇,間中還有一些鹹水動物如蝦、蛤、鱟等。
這片鹹水林最後一段就是蝙蝠洞,是上千隻蝙蝠棲息的地方。目前,蝙蝠洞還生存著很多其他的動物,如水獺、狸、狐狸。特別是有相當多的猴類,包括金毛白胸猴和長尾猴。
距離蝙蝠洞以北約1公里遠的是丐嗲山洞。這是一個穿過一列重疊山巒的地下洞,長約500米,在坑洞內最闊的地方有約60米。丐 山洞要在潮退的時候才能進入,因為潮漲時,水會浸到洞頂。從2007年開始,廣寧省和雲屯縣有意在丐嗲山洞開發旅遊活動,將這裡打造成吸引遊客的旅遊景點。
拜子龍國家公園群體內的明珠縣,有著約兩公里長的海灘,砂子細白幼滑,獲評為北部灣最美的海灘。海灘上是面積約14公頃的原始閻浮樹林(又名鳥木),都是已有約300年樹齡的古樹,非常適合發展生態旅遊。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拜子龍灣,其中有拜子龍國家公園,將成為我國北部吸引國內外遊客的旅遊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