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閣。(圖源:互聯網)
文廟始建於西元 1070 年,是由越南李朝皇帝李聖宗在升龍京城(今河內)敕建的。 1076 年,李仁宗皇帝又在文廟後面修建國子監,起初只供皇親國戚的子弟讀書, 1223 年陳朝皇帝將國子監改名為國學院,逐漸擴大招生範圍,百姓子弟也可以就讀。
文廟門前的兩條石雕龍被確定為阮朝年建造的。走進正門的第一部分叫做入道區,直達第二大門的磚路將引入第二道門-大中門,舉目望去,奎文閣在庭院裏巍然聳立著。奎文閣,不僅建造精巧、匠心獨具,而且處於文廟的中心,彷彿一顆 奎星冉冉升起,放出熠熠光輝,照耀著 文壇。
文廟門前的兩條石雕龍被確定為阮朝年建造的。走進正門的第一部分叫做入道區,直達第二大門的磚路將引入第二道門-大中門,舉目望去,奎文閣在庭院裏巍然聳立著。奎文閣,不僅建造精巧、匠心獨具,而且處於文廟的中心,彷彿一顆 奎星冉冉升起,放出熠熠光輝,照耀著 文壇。
進士碑。(圖源:互聯網)
奎文閣分左右3道門,奎文閣居中,左右各為蓄文和壁文,象徵著文章要含蓄、真切,同時也要文辭優美。奎文閣建得較晚,於1805年才建設的,但這裏是古時名儒聚會論經講文之地。奎文閣同遙相對應的大成門之間,一方明淨的池水倒映著藍天白雲,這就是著名的天光井。天光井東西兩側,整齊地排列著82塊進士碑,每側有41塊。一隻隻活靈活現的石龜昂著頭馱著這一塊塊雕工精細的進士碑。第一塊進士碑已經被馱了500多年。這以後,每一次進士考試,便樹起一塊石碑。龜馱負石碑有著長存之意,期望越南教育事業日益發展,同時肯定越南人才值得尊敬並世代銘記。
大殿東面的鼓樓。(圖源:互聯網)
進士碑上的碑文是用漢字寫的,筆鋒不同。每塊進士碑都是一幅書法作品,碑上的雕飾豐富多樣,反映了藝術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文廟-國子監82塊進士碑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如今文廟雖已不再作為國學大學堂之用,但其主張的博學好問思想仍對越南青少年起了的激勵作用。
近千年來,文廟-國子監是越南民族文化精粹、教育、傳統尊師重道長存的形象。因其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而成為了首都著名的文化旅遊地點,各國遊客團慕名而來,各國的國家元首、外交使節必到參觀的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