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就對孝道推崇到極致,這對封建文化有很大影響。中國古語說,忠臣多出於孝子之門,這也是人區別於畜的地方,所以在中國歷來有尊老愛幼的良好傳統。歷代封建統治者還把孝道作為立身教民的根本之道,以此來鞏固自身的統治,還選編了“二十四孝”的故事來教育百姓。民間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也就是“敬老節”。
教學生學漢字時,可通過分析字義向學生講解中國文化,從它入手使學生明白漢字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漢字是反映古代社會人們對生活、物質、制度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從漢字裏體會到古人對當時社會的想法。
五、利用多媒體進行文化教學
唐蘭在《中國文字學》中對漢字的圖畫性、字體反映出來的形象特點做過精彩的解釋:文字的產生,根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具有很好的繪畫能力。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它們是文字的先驅。唐先生同時強調: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漢字起源於圖畫,因此在課堂中,通過用PPT展示漢字圖畫性的方式來講解,可以使課堂生動,富有趣味性。
具體來說,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中,顯示漢字的最初字體及其不同時期的發展演變過程。如“山”字首先可以展示“山”的形體,解釋“山”的古文字形為群峰疊起,尖尖的山峰並立狀。再展示“山”的字形演變過程: (待續)
從左向右依次是甲骨文、全文、小篆、楷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