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析字形進行精神文化教學
以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 為例:
“仁”,是儒家文化在治國和社會交際方面的一個重要思想。它要求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懂得施行“仁政”,使王權的恩澤惠及萬民。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同時,在當今依舊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除此之外,“仁”在教化世人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導人們在進行社會交際時,要心懷仁慈之心,懂得仁者愛人,使整個社會變成一個相親相愛的美好樂園。由此可見,儒家文化中的“仁”並不是其一家之言,它把促進整個社會發展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它之所以能統治中國幾千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義”,是儒家文化在“修身”方面的道德規範,它要求人們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糙小義而成大義。畢竟,小義在大義面前是微不足道的,這樣,整個社會就會風氣日正。當然,它也要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遵信守義,避免“背信棄義”之惡習。
“和”是儒家思想要達到的終極目標。統治者能施行“仁政”,百姓能恪守仁信禮義,整個國家和社會就會達到一種“和”的狀態。在當今社會,我國沿襲儒家“和”的思想,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偉大目標,提倡政通人和,大到一國,小到一家,都能實現和諧。
儒家的這些進步思想通過漢字表現出來,為中國社會築起一道厚實的精神文化壁壘。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漢字字形讓學生瞭解制度文化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造出來的有組織的規範體系。物質文化,即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包括飲食、服飾、建築等。精神文化,即人類在物質文化基礎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這些觀念幫助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鞏固記憶,使學生對漢字有更深刻的瞭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