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館的“熱線電話”
飯館的 “熱線電話”鈴聲響起,對方是一名女士,她吞吞吐吐地向香姐說: “香姐啊!我的家被封鎖一週了,你有什麼可以吃的給我嗎?其實我也不好意思麻煩你……”。不等她說完,香姐邊說:“妳真是的,沒有食物了對嗎,為什麼不早點說,等我送午飯後就找人寄給你,我不能來到你坊”。
她迅速地把食物放進袋子裡,然後電話又響起,對方沒說話只有哭聲,香姐問:“有什麼事阿明,冷靜點,說給我聽”。“香姐,我一家3人都‘中招’啦,我的妻子比較嚴重所以轉到醫院去了,我和兒子被距離在你飯店附近的學校,我好難過啊香姐。都2個月了我失業,我的妻子做家傭也被暫停,我的兒子沒有什麼吃,香姐啊!求你幫幫我”。香姐慢慢問候情況後,仔細地寫在筆記本和說:“我知道了,讓我想辦法”。
剛掛電話後香姐又收到一條短信:“姐啊,我是你的房客阿玉,你幫我向坊申請輔助了嗎?”香姐回答她:“我已經問過了,等待答覆,我給你的大米吃完了沒有,豬肉燜蛋還有嗎?明天我給你一點燜魚!”短信又響起: “阿姐,你幫助去街市,2梳香蕉,20枚雞蛋,3公斤番薯”。
讓窮人吃得飽
把午飯送完後,她又開始準備禮物送給她答應送的人。一包包雞蛋、大米、鮮奶、豬肉、雞肉、果蔬等,在疫情中將所有人情味“包”進去。剛記起有工作還未做,香姐拍一拍大腿: 糟了!忘了買東西煮甜品給阿玉,在公司工作需要 “三就地”,這段時間嘴饞的她想吃很多東西。她騎車出飯館,開啟引擎然後說不知道能不能買到新鮮椰汁!
疫情前,她的飯館每天能出售近1000份,她的顧客主要是文房職員、公司、工人、泥水匠、普通勞工等。3個月防疫時間,飯店暫停,每天僅出售180份,主要向落實 “三就地”模式的公司不能向工人提供食物服務,和給予此前經常光顧她飯店的貨車司機。
每日180份,利潤不足以支付鋪面出租費、水電費、員工費。再加上疫情期間什麼東西價格也上升,尤其是果蔬。但她已經習慣了,不工作怕生病。什麼都漲價,而她每份飯盒的價格如疫情前一樣3萬元一份。此前,每日出售近1000份並有逾30種菜餚,又沒有壓力,因為顧客是一批批進入,現今每天僅有180份但時時刻刻都要準時交貨,交給多個地方,家裡僅有3人,所以總是做個不停。她是疫情中的人情春天裡的燕子,為人民帶來更多分享與益處。
這位55歲的婦女,她每日都在幫助他人,但從不曾嫌煩。賣飯僅是一個藉口以讓她忙個不停,還有幫助別人也是讓自己努力賺正當、清白的錢,還給子孫做好榜樣。
她表示: “每日做數百份飯盒但不是誰都給,尤其是不少醉漢、懶惰不工作的人,總是等到時間就來拿飯。我們集中給真正有需要的人,送救濟品給予環境貧困者,足夠他們可捱過2週。我們的救濟品價值從50萬至100萬左右,若他們還是很困難,我將會繼續給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