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寺的真正名稱為寶山寺,座落於滀臻省滀臻市第五坊孫德勝街286號。寺院始建於200年前,由一位姓吳的平民自己建造在家修行,因此寺內沒有僧尼,而由家族的人管理。此寺遠近聞名也是基於寺內的佛像、實物是以黏土造成。這也是全國唯一的寺院是用黏土砌成的。
始建之初,該寺是以當地的普通木材建成的,到了1928年,第四代住持吳金松,修建該寺以黏土造成佛像和各種靈物,而不使用銅鑄或木雕。在整整42 年中,他已捏造完成大大小小1991尊佛像和靈物。時至今日,寺內這些以黏土造成的佛像、靈物等,依然完好無缺。令人讚嘆的是,雖然以黏土捏成的佛像和靈物等,其顏色及神態一如木雕般美觀。
黏土寺正殿。
寶山寺還以有巨大的蠟燭而遠近馳名,有6枝大的蠟燭,每枝重量200公斤和2枝小的,每枝重100公斤。兩枝小的蠟燭已燃點了43年,從未熄滅過。如果這兩枝小蠟燭燃燒盡了,將會使用一對大蠟燭繼續點亮該寺。估計每枝大蠟燭將會點燃70年,如此計算,假如點燃一枝的話,6枝大蠟燭就可以點燃超過400年了。
黏土寺因其與眾不同,獨一無二,吸引眾多遊客、香客到來參觀、膜拜。於2010年12月10日獲得滀臻省人委會公認為省級藝術建築遺址。該寺及周圍、庭園等的面積有400平方米,寺的拱門架構結實、美觀,以紅瓦蓋頂。該寺也是以紅瓦蓋頂,有24枝柱支撐,寺內大殿空間不多,因為放置了很多黏土造成的實物及大小佛像。
寺內恭奉的佛像、聖像有:彌陀佛、彌勒佛、觀世音菩薩、玉皇大帝、瑤池聖母、孔夫子、老子……。從此體現了創始人“三教同元”(佛、儒、老)的思想,也是他遺傳給後代子孫傳承的思想。該寺不接受遊客、香客的佈施。目前由家族中人輪流管理。
寺內還有3炷大香,每炷香高1.5米,重50公斤,至今仍未點燃。“寶座請佛柱世傳塔論”佛像有100瓣蓮葉,每片蓮葉雕上一位神像,蓮台雕有“八怪千仙”,蓮台下有八怪及四大天王鎮守。還有座“多寶塔”,高3.5米,有13層,雕上208位神像,塔底雕126 條龍盤踞。此外,還有六龍燈,7個小香爐和一對金麒麟、青獅、白象、白虎、龍馬……等雕工精緻物品。
以黏土造成的白象。
滀臻省是有高棉族同胞聚居眾多的省份,此處有很多是屬國家的歷史遺跡,在我國的悠久歷史中,此地有很多建築獨特的寺廟拔地而起,黏土寺就是其中之一。寺廟的美觀,建築模式雖是平民化,卻是以黏土造成的獨特之處,吸引了遠近遊客的好奇,慕名而來參觀。如今,歷經100年漫長歲月,該寺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關心,地方人民和吳氏家族的合力,經常修繕,所以內外的文物及建築工程都得到良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