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們家有十幾畝地,我們兄妹幾個年齡都還小,父親一個人忙不了地裏的活,通常是顧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所以,母親都是匆匆忙忙地把豬牛羊餵好,把飯燒好,再把我們幾張嘴餵飽,又交代我看好弟弟妹妹,才帶著飯菜下地去了。我們那時候通常早飯都是上午九時多才吃,午飯要到兩三時,等到父母吃晚飯的時候,我們早已進入夢鄉。
收秋完了,麥子種到地裏,父親總會收到村裏挖河的任務。母親也開始為我們縫補衣裳,做棉鞋了。每天晚上,昏黃的煤油燈下,母親總是不知疲倦地忙活著。清晨,我們還在溫暖的被窩裏,母親早已把豬牛羊牽出圈,又為牠們打掃乾淨窩,才開始燒飯。那時候,全村只有一口井,吃水都要到村口的井裏去挑。母親時常挑滿自己家的水缸,還去幫烈屬王奶奶挑水。當然,父母不在家的時候,王奶奶也會幫忙照看一下我們。母親說:“這就是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當我們能幫著家裏幹活的時候,父親又開始去外地打工,再後來就沒能再回來。母親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幾乎別人家男人能做的活,母親都學會了。無論是犁耙栽種,還是收打莊稼;也不管是榨油磨面,還是去買種子化肥;甚至挖河,修路,都有母親的身影。
看到母親那麼辛苦,我和她說我不想上學了,我想回來幫她。一向溫柔的母親居然大發脾氣:“你會幹什麼?只有上學才能出人頭地,這也是你父親一輩子的夢想。”
後來,我們在城裏慢慢穩定下來,勸母親不要種地了,來城裏享享福。母親搖著頭說:“現在種地比以前輕鬆多了,都是機械化,政府的政策也好,不用交公糧和提留款,還給我們補貼錢,歷朝歷代也沒有過的事啊。再說城裏的樓高,車也多,我還是喜歡農村裏的生活,有人嘮嗑不說,養點雞鴨鵝,種點菜,你們也不用買菜了。”
我看著兩鬢斑白的母親,仍然一身幹勁,精氣神十足,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