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一代的大詩人,對崔顥非常欽佩(崔顥也是大才子),有意要與他比一比,正是見閒思齊,所以寫了一首“登鳳凰台詩”,頭兩句“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和崔顥的黃鶴樓詩“昔日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很相似,所以有人說他是仿黃鶴樓詩而寫。
李白曾三登黃鶴樓,雖沒有直接題詩於樓,但也寫過三首與黃鶴樓有關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江夏送友》、《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吹笛》。而崔顥的《黃鶴樓》、卻名聞遐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的第一句的昔人就是指仙人子安,唐代是一個儒、道、釋並重的時代,道教也有崇高的地位,唐人登樓都有尋找仙蹤的味兒,黃鶴樓的得名就是因仙人騎鶴經過,可崔顥登樓時,昔人仙蹤,杳無可尋,只見白雲悠悠,人去樓空,令人不勝惆悵而產生失落感,五、六句回到現實,由對仙人的想象回到眼前景物,晴川歷歷漢陽樹,由於天氣好對江的林木歷歷可見,芳草萋萋鸚鵡洲,芳草萋萋語出楚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春草茂盛,又是一年,王孫不歸,漂泊它鄉,怎不教人牽掛?
在這裡崔顥所引用的鸚鵡洲不僅僅是地名而是村禰衡寄予同情與感慨的同時,也是自傷離鄉別井、官海浮沉、懷才不遇(他也是大才子,廿歲左右便躍登龍門,可說是前途無限)的坎坷命運,因而引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思鄉,家鄉才是自己的精神歸宿,可是家鄉何處?在夕陽西下,江面煙波蒼茫迷朦下,看不清回鄉歸路,怎不令人發愁!
宋人嚴羽把黃鶴樓詩譽為唐律第一,清人沈德潛也稱讚他“擅千古之奇”,自非過譽,崔顥的黃鶴樓詩不僅是成名之作,也奠定了他一世的詩名!
黃鶴樓之所以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論歷史它不是最早的建築,也不是最大、雄偉的建築,主要是崔顥那首詩 的影響,據統計在近百首最具影響力的唐律中崔顥的黃勒 樓詩名排第一,他這首詩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應該是“鄉愁”和“失落”感,是人所共有的“情感”,所以崔顥這首詩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廣泛傳播歷久不衰,這是主因,更因“崔顥題詩,李白擱筆”這故事,大大提高了黃鶴樓的知名度,更擴大了影響力,使黃鶴樓名滿天下,崔、李的詩作也因此成為千古絕唱,世人佳話!正是樓因詩名,詩以 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