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到李松年書畫家,大家對他名利淡泊、修身守正、德藝雙馨的情操都肅然起敬。李松年生於1931年,他7歲時就隨同父親從中國廣鶴山,飄洋過海來到胡志明市堤岸區生活。從此,李松年在這個第二個故鄉落地生根。
回顧李松年在新會小學(今為第六郡范廷虎初中學校)念書時,他跟班主任黃偉東學了兩三年水彩畫。當時,黃偉東只是把畫稿給他回家臨攀,畫好後作為修改而已。後來,李松年在朋友的介紹下,他有緣在第五郡大慶里的東方學院向嶺南畫派梁少航學習水墨畫。學了兩年之後,梁畫家說李松年是“帶藝投師”,叫他不用再學了。
李松年在30多歲時,便在堤岸真光攝影店工作,他對於攝影工作都是全能的,包括攝影、沖洗、處理相片等。後來,李松年轉做機器行業,謀生過活,期間他仍不懈在書畫和教學生。至1983年,李松年結束機器工作後,他就集中從事書畫工作至今。
李松年老師的代表作:“榕樹下”。
最初,李松年參加第五郡美術俱樂部,與各華人畫家一起活動,從此開啟了書畫藝術的旅程。1989年,李松年與畫家王中孚(後來移居美國,已故)、關存志(已故)和黃獻平開辦了“南秀藝苑”。在此,大家以畫會友,互相切磋,砥礪。這是李松年畢生最大的心願,該藝苑也活動了20年,辦得有聲有色。在1997年,為了創造平台讓各華人畫家交流和活動,市美術協會成立了華人美術俱樂部,李松年獲推薦擔任第一屆主任。
在畫藝活動的過程中,李松年曾與關存志配合,在第六郡草堂禪寺(舊址)合繪了一副500羅漢大壁畫。可是,該寺數年前被拆遷後,該畫得不保存,甚為惋惜。此外,李松年也為富潤郡的華嚴寺畫了一副觀音像壁畫,栩栩如生。
從40歲時,李松年就開始教授書畫,他先後在第五郡美術俱樂部、穗城會館開辦的廣肇書畫培訓班任教。後來,李松年就在家教授書畫直到83歲。他為了栽培下一代教而無類,而且十分樂意提攜後輩。據悉,李松年也在穗城會館曾多次籌辦“廣肇鄉親書畫陳列”;該會館也贊助李松年出版一本書畫集;在會館的議事廳,懸掛著李松年的12幅的12生肖畫作。一直以來,李松年參加過許多集體畫展和小組合展,與海內外書畫界交流,有的作品獲獎,同時得到國內和中國廣州博物館典藏。
據悉,李松年去寫生時,他有時用紙筆對著面前的景物畫起來;有時只是留心觀察;有時卻閉目用心去感受一景一物,把靈氣收入心裡。當繪畫時,胸有成竹地畫出來。李松年不主張要畫到一模一樣,他認為這樣有型沒神,缺乏感情,虛有其表。
其實,李松年要畫一幅畫時,他先構思其內容、人物、景象、意義和佈局等,三思而後畫。所以,他有時醞釀一幅畫要一年半載。李松年有著許多與眾不同的巨著,呈現出高深藝術的素質與價值,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他不但畫藝精湛,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所以許多畫作下款的詩句由他自己按照其畫內容創作,成為“畫龍點睛”之妙。有些的畫作則借用古人或典故的字句為該畫定名,別具意義、典故與教育性價值。
李松年是一位十分難得的書畫家,“詩書畫印”四絕他都融會貫通,而且還會裱畫。當年,李松年是跟來自中國的雕刻家戴頑君請教篆刻藝術,然後自己就雕起印章和閒章。至於裱畫,李松年跟梁少航學畫時順便學習的。
李松年老師的書法作品。
我們若有留意,在若干寺廟均看到李松年的書法。如:穗城會館、第八郡龍華寺、崇正慈善會館觀音閣、頭頓普陀山觀音廟等的樑柱對聯和牌匾等,均有李松年揮毫的書法筆跡。此外,國內出版若干的華文書籍,都邀請李松年為該書名題字。
據李松年說,他上小學時,除了每週有一堂習字外,每週都要用毛筆抄書和寫周記各一篇,從此打好了書法的基礎。後來,李松年就臨攀顏真卿、柳公權的字體;另向大書法家于右任學習草書。之後,他便寫出自己的風格書法。
李松年默默耕耘,紮根藝術數十年來,無論繪畫或書法,他不會墨守成規,把學到的嶺南畫派藝術進行消化,再融入自己的風格,孜孜以求創作出自己別具一格的作品,風清氣正,氣韻生動,立心鑄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獲得世界各地的嶺南派單位都公認李松年是越南嶺南派的傳人。
李松年生活簡樸,凡做一事,他都有自己的觀點,踏踏實實認真去做。他不僅擁有卓越的畫藝造詣,但從不以盈利為主。高尚的藝德藝品,贏得眾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