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巴西各大经济集团领导 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题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重构南部东区发展空间 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逾15%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意民心的深度契合 新城市 新愿景 本市与中国广州市加强全面合作关系 重组后第十届市人民议会首个会议开幕 全国各地同时举行两级地方政府人事决定公布仪式 苏林总书记出席新胡志明市成立公布仪式 总理建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继续资助能源转型

撮穀道,古人養生大法

日撮穀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穀道,俗稱肛門;撮,即收(提)縮。通俗地講,“撮穀道”就是做收縮肛門的動作。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古人稱肛門為“五穀殘渣之道”,通過撮穀道,將氣上提、適時而閉,有升有降、有閉有開,人體氣機才能通暢自如。通過對肛門有規律的收縮與放鬆,可促進肛周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症狀,且能鍛煉肛周肌肉,減少甚至消除括約肌痙攣,對痔瘡、脫肛非常有益,是一種獨特的養生方法。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就極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書中建議世人:“穀道宜常撮。”認為肛門周圍的肌肉要間歇性地處於運動狀態才能養生健體。清代皇室醫籍有記載,乾隆皇帝能活到89歲高齡,成為我國歷代皇帝中的最高壽者,與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撮穀道”不無關係。

“撮穀道”簡便易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具體方法是:放鬆全身,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收氣,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一提一鬆,反覆進行。10至20次為一組,每日3至5組。此法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一族。此外,對冠心病、高血壓病、下肢靜脈曲張等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