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地位提升与出口猛增 拟对土地法律政策加以调整补充 正确决策之初步成果 越南航空业迎来旅游增长与国际运输需求热潮 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研究:自杀、攻击、忧郁都因高温而起

热到无法应付

盘绕地球3年之久的反圣婴远离后,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的圣婴随即而来,7月初世界各地地表温度突破10万年歷史。处于高温,人体生理负担更高、更耗能,科学家发现,温度湿度增加,不但增加忧郁症发作风险,也会增加精神病患的攻击性行为。
 研究:自杀、攻击、忧郁都因高温而起

  过去科学家就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世界各地气温上升,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如热浪期间,因精神疾病住院和精神科急诊人数会增加,自杀率也较高。

气温升高增强攻击行为

  瑞士研究追踪1973年至2017年每天精神障碍住院情况,比较季节性均温变化,发现日均温每升高10摄氏度,住院风险线性增加4%。由于炙热天会使情绪恶化,导致人们更烦躁和压力大,增加压力荷尔蒙分泌,增强攻击性,科学家推测,异常温暖的气温是美国城市愈来愈多枪击事件的导火线之一。《公共经济学杂誌》2021年研究发现,与凉爽日子相比,气温升至30摄氏度时,洛杉矶暴力犯罪增加5.7%。

  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增加外出时间和社交接触,更容易发生纠纷。研究统计枪击风险增加最高温度是29摄氏度至32摄氏度。研究发现社区树冠越多,枪枝暴力就越少,因此认为增加树木涵盖率和绿地,让社区降温,特别是最贫困社区,或许可减少枪枝暴力。

气温湿度上升增加忧郁症风险

  美国乔治城大学发表于《刺胳针行星健康》期刊研究发现,气温升高1摄氏度,焦虑症可能性高21%,忧郁症可能性高24%。湿度增加也会加剧心理问题,每立方公尺空气湿度增加1 公克使同时有焦虑和忧郁的可能性增加6%。

  更遑论自然灾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水导致忧郁症的可能性增加31%,焦虑症可能性增加69%。2020年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可能会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暴力、自杀和溺水造成的死亡人数,对年轻人影响最大。

  即使没有心理疾病,炎热高温也很难让人保持愉快心情,过去研究发现,热浪时期与网络负面情绪增加有关。牛津大学科学家表示,环境温度与人类行为有复杂相互作用,即使相当小温度变化也可能与影响人类行为。

  许多科学家表示,地球目前气候轨迹,包括至今缓解全球暖化进展看起来不太乐观。随着气候恶化,气温和湿度继续上升,极端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上升,全球集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势必日益恶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