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分析了46塊藍色鑽石內部的雜質,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礦物組合,它們只有在地幔下層才能形成。迄今發現的其他鑽石大多來自地幔上層。
地球表面是厚幾十千米的地殼,往下是厚約2900千米的地幔。地幔分為上下兩層,分界線位於約660公里深處。天然鑽石都是在地幔中的高溫高壓下形成的,由火山活動運送到地表,其中包裹的雜質是研究地幔物質的“窗口”。
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光譜分析顯示,藍鑽裡最常見的雜質是瓦硅鈣鋇石結構的矽酸鈣,有時伴生著斜硅鈣石,還有鎂鐵硫石和布氏岩在高溫高壓下退化而成的物質等。雜質特徵顯示,部分藍鑽誕生於660公里至750公里深處,即下地幔的上層。然而,硼元素在地幔裡含量極低,藍鑽裡的硼來自何處?研究人員提出,地殼岩石中的硼溶解在海水裡,與礦物發生反應形成蛇紋石。地殼板塊發生碰撞時,含有蛇紋石的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下方,導致含硼礦物下沉至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