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該研究小組分析了很多昆蟲在乾旱條件下需要吸食血液的情況,而此次新發現可能有助於發現一些對抗蚊子傳播疾病的新途徑。蚊子傳播的疾病包括瘧疾、西尼羅河病毒、黃熱病、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該研究作者之一、辛辛那提大學生物系學生迪蒂恩表示,“我們發現西尼祿病毒在乾旱期間的傳播率最高,因為蚊子可能會用血食來補充它們失去的水份。”
參與此次研究的生物學教授班諾特也指出,此次新發現將為疾病爆發時提供更好的參考,在乾旱季節,蚊子將會更容易叮咬宿主以獲取水份,而不是僅僅從水源或花蜜中攝取。但在有充足的水份和水合作用時,蚊子一般不會尋找血源。他說,“通常只有5%或10%的雌性蚊子會在任何時候吸血進食,這取決於物種的類型。而脫水對它們是否正常吸血進食有很大影響。”
在實驗室裏,他的團隊發現脫水導致30%的雌性蚊子會尋找血源進食。班諾特還指出,只需幾個小時蚊子就會出現脫水,隨後它就有可能吸食血液補充水份。而通過瞭解蚊子對乾旱的反應,科學家們將可以更好地預測何時會出現疾病疫情。
研究人員指出,氣候變化引起的氣溫升高可能會導致蚊子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尤其在一些乾旱期更頻繁和更長的地區。而蚊子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會隨著乾旱頻率的增加、持續時間的延長和嚴重程度加劇而同時惡化。據悉,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的《科學報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