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三贏
各國影片中嵌入商品廣告的做法並不新穎。觀眾不難從美國、韓國製作的影片作品中看到特意植入的手錶、汽車、服裝品牌廣告。若一家美容品公司是某部影片的贊助商,觀眾將會在片中的一或多個情節上看到所有演員都使用該公司的產品來化妝或做肌膚保養。而最常見且容易嵌入的商品廣告就是手機廣告。人們常笑稱,在韓國影片裏,最窮的人物角色都有一部高級手機,原因是該部戲的贊助商需要介紹剛推出的新型號產品。
一些關注這些商品的觀眾都能夠輕易察覺劇中演員使用的手機是什麼型號,價格多少,是否是市面上的暢銷品;或透過演員的形象來評價美容品的質量。不少女觀眾喜歡《太陽的後裔》一片中姜暮煙醫生(宋慧喬飾)使用的唇膏牌子,或是《那時我們相愛》的阿霞(雅芳飾)所穿的復古風衣服。
《太陽的後裔》的姜暮煙醫生簡單的塗口紅情節就起到帶火該牌子唇膏的作用。
影片中的隱性廣告若拿捏得當,將有助於打響贊助商想要透過各種情節不時出現在熒幕前的品牌的知名度。這也是一種互利三贏的行銷形式。首先是製作商不必四處辛苦地為自己藝術作品尋找拍攝經費。其次得益的是觀眾,因為可以觀賞獲全面投資的文藝作品。最後是贊助商有機會透過非傳統廣告形式來推介自己的產品。
弄巧反拙
之前,當製片活動主要依靠國家提供的經費時,國內導演們並不太關注各個帶有市場性的影響因素,例如收視率、隱性廣告收益、票房等。但自從電影工業逐步趨向商業化後,出色的劇本不但要具有精彩的情節橋段,人物造型突出,影音效果佳等,還要懂得如何巧妙地嵌入贊助商指定的商品廣告。這要求編劇和導演必須專業,才能夠平衡作品中的藝術元素與商業意圖之間的平衡。
近年來,國產片把商品廣告穿插進情節之中的做法已相當普遍,但其中的手法未能稱得上巧妙。就以《那時我們相愛》來說,觀眾不難發覺該劇的贊助商是某不動產企業。因為在短短10分鐘,片內頻頻出現該企業的商標,包括印在購物包裝上,作為背景的醫院、超市系統。女主角出現在某品牌的服裝店裏選購衣物時,鏡頭甚至特意地把店招牌清楚拍下。
日前剛上映的《第二十四樓的紅粉佳麗》一劇也被輿論直接反映打某美容品品牌廣告的意圖明顯。或VTV1頻道播放的《白羊愛情曲》中,演員的對白經常反覆提到某銀行和不動產公司的名字,甚至還直接介紹該些企業的各項服務內容。許多鏡頭直接對著企業的招牌、辦事處位置攝錄。如此無孔不入的強硬打廣告方式讓觀眾覺得為了滿足贊助商的廣告要求,編劇和導演是特意製造出各種情節來將就推介目的,這讓影片作品失去不少藝術娛樂價值。
然而,就以韓國影片來說,其中的隱性廣告尺度則拿捏得很專業。完全沒有不時出現在鏡頭前的品牌商標,或經常提到贊助企業名稱的無聊對白等情況,單是一場女主角試穿、並因衣服的襯托而搖身一變成為大美人的情節就足以起到推介某服裝品牌質量的作用。
之前,觀眾所熟識的《冬天戀曲》、《秋之戀》等知名作品也因著片中適時適當呈現且引人入勝的美麗旅遊景點推介而收穫為數可觀的廣告經費。因此,國內贊助商和影片製作商必須加以鑽研如何巧妙地把廣告目的糅合進情節之中而不牽強、不影響到劇中的情節發展,不會令觀眾反感,才是正確且專業的互利三贏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