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契蒙大學的研究報告資深作者藍柏特近日告訴法新社,這項研究不只提升科學家對老鼠大腦精細程度的瞭解,有朝一日還可能協助開發出心理疾病的嶄新非藥物療法。
藍柏特表示,她長久以來一直對神經可塑性深感興趣,想知道大腦回應經驗及挑戰會如何改變,特別想研究在實驗室跟在更自然“豐富”環境飼養老鼠的表現差異。
她與同事改造機械車元件,加上透明塑料食物罐做成的駕駛艙及鋁製底盤,再用銅線橫穿過車廂前面,形成左、中、右 3 條桿。老鼠踏上鋁製底盤並觸碰銅線後,會完成電流迴路,車子就會按照老鼠選擇的方向移動。
實驗組兩相對照,讓研究人員很驚訝
研究小組在幾個月時間內,訓練 17 隻老鼠在 150 公分長、60 公分寬的壓克力箱中駕車,讓研究人員確定的確能夠教導老鼠駕車往前進,也能教導牠們更複雜的駕駛模式。
如同她所預期,藍柏特發現,在“豐富環境”飼養的老鼠,表現得比實驗室對照老鼠要好得多,但令她驚訝的是“表現好太多”。
研究人員在實驗後採集這些老鼠的排洩物,檢測內含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以及抗壓荷爾蒙“脫氫異雄固酮”(DHEA)。所有接受訓練老鼠的抗壓荷爾蒙濃度較高,代表牠們呈現更放鬆狀態,可能跟學會新技能的滿足程度有關,這種感覺類似人類的“自我效能”與“意志力”。
為心理疾病患者打開嶄新治療途徑
而且,相較於搭乘人類操控小車的乘客老鼠,會自己駕車的老鼠抗壓荷爾蒙濃度更高,意味牠們比較沒有壓力。
藍柏特的最大收穫是,這項研究可能為心理疾病患者打開嶄新治療途徑。她說:“思覺失調症與憂鬱症無法治癒,我們落後了,需要趕上,而我認為,我們必須檢視不同動物模式以及不同種類任務,並真正重視行為可以改變人體神經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