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大捷70周年纪念仪式 务必预报大米出口市场信息 党政领导晋谒胡志明主席陵 范明政总理接见法国防长 货物出口取得突飞猛进增长 经济复苏积极增长 南部东区乃祖国社经发展铜城 2024年货币政策调度任务指示 信贷更显活跃 利率或将调升 为经济增长目标创造动力 第十五届国会今日召开第七次非常会议 外汇创新高 我国4个月贸易顺差84亿美元 资金开始流入经济 商品大减价以招徕客户 苹果希望在越南增资扩产 越日签署交通领域全面合作协议 蔬果出口继续成为农产品亮点

“狮”承有道 手工精湛

——记湛德兴坚持以传统手工技艺扎作狮头

在堤岸,与扎作狮头业相伴大半生的华人大叔湛德兴每当腊鼓频催的时候总要埋头苦干,为顾客的新年订单而赶货。尽管年逾花甲,但老人家对这行业依然不离不弃,坚持用手工把一根根藤、一片片竹、一条条铅线扎成一个个狮头,给传统的春节增添灿烂的色彩。

湛德兴(左)向笔者赠送他精心扎作的舞狮纪念品。
湛德兴(左)向笔者赠送他精心扎作的舞狮纪念品。

年近岁晚,在堤岸的多条主干线上车水马龙,人头涌涌。虽然说2023 年越南经济不景气,许多行业生意一片萧条,但在华人文化经济汇聚的堤岸里,应节物品生意仍然十分红火,尤其是在新街市(平西街市)一带熙熙攘攘,大家忙着办年货,以祈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起点,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在这繁忙的景象中,湛德兴大叔独个儿在第六郡第十三坊潘文魁街36A号的破旧屋檐下默默地扎作狮头。

生于1951年的湛德兴今年已经73岁了,他是堤岸的第二代华人,祖籍广东新会。日本侵华时,他父亲湛珠跟随着南下的同乡来到越南,为了谋生,老人家曾卖过火水(煤油)和花生,后来到位于堤岸广东街(今为赵光复街)的鸿杏轩纸扎铺打工,并学会了各类纸扎技艺。鸿杏轩是堤岸历史悠久的一家纸扎铺,由姓张的第一代华人创办,至今逾百年。如今虽已歇业,但后人还把精美的木雕招牌悬挂在大厅中间,十分醒目。招牌上的“鸿杏轩”3个大字出自昔日的著名书法家卢耀南之手,每个笔划都苍劲有力,尽显大气磅礴之感。鸿杏轩在当年的老西堤纸扎业中首屈一指,许多会馆的神像出自该铺。说到这点,必须一提的是,上百年前由于物资短缺、交通不便,西堤一些规模较大的华人会馆所供奉的主神不得不以纸扎代替,特别是广东帮会馆所供奉的天后圣母像,而这几尊纸扎神像是鸿杏轩所扎的。

在昔日的社会里,由华人先辈带到堤岸来发展的纸扎业服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喜庆所用的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龙狮、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而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的有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旧时迷信,以为人死后进入冥国,随葬器物供死者在间使用,于是有冥器。冥器起初是生活日用品,自宋代起,纸冥器逐渐流行。人们用竹篾、芦苇、高粱秸扎成各种家具器皿人物,糊以色纸,饰以剪纸,为死者焚烧颜色有单色的、衬色的、结合涂绘的,堤岸华人的纸扎主要源自于广东佛山的“铜衬料”、“铜写料”等,颇为富丽。

湛珠跟随鸿杏轩的后人张威旗学做纸扎,并在该铺干了一年多便自立门户,初时主要从事丧俗纸扎和狮头扎作。湛德兴是家中的次子,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扎狮头技艺,那时的他还是个稚嫩的少年,但对这门传统手艺已经充满了热爱。他始终铭记着父辈留下的技艺传承责任,并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小时候经常利用父亲外出时偷偷在家扎作各种动物如:牛、鹿、孔雀等。但按照行内禁忌,不能乱扎一些人物或动物,所以每次看到儿子乱来时,湛珠总会狠狠地教育他一番。长大后,湛德兴才知道古人的担心并非没道理,尤其是丧俗纸扎中的“真身”是有讲究的,而画脸部和扎作双手是需要一定的功力才能完成,否则画不出样子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繁文缛节也逐渐被淘汰,当中包括丧俗纸扎,现时为刚逝世的先人“打斋”而准备的各类纸扎人物(包括“真身”)的场合也寥寥无几,因而影响到纸扎铺的生意,有的因为不会转型或后继无人而关门大吉。湛德兴29岁接手父亲的事业后,他从原来多样化的扎作品缩小仅剩龙狮扎作或客户订制的喜庆相关用品。

ql-2-8267.jpg
湛德兴对扎作狮头业不离不弃。

数十年来,尽管市场上现代化的仿制品层出不穷,但湛德兴仍然坚持以传统手工艺扎作龙狮头(以下称扎狮头),那怕是一根藤、一片竹他都按照父亲传下来的技艺扎作,只是有些时期因为物资短缺,有些用料没有,只能用其他材料代替,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传承文化。还有裱好后的狮头,他聚精会神地雕琢每一个细节,狮尾和龙身装饰也是亲力亲为。湛大叔说,狮头扎作的至关重要是选择优质的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竹子、藤条、纸板、铅线等。这些材料被精心选取,以确保狮头的轻巧和灵活性。到访的那几天,我们看到了他的工作环境简陋而整洁,工具简单却用心。我们在这里见证了他扎作狮头的整个过程。他首先用竹子、藤条和铅线构建狮头的骨架,以确保狮头的稳固性和形状。这过程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精准的测量,因为狮头的形态影响着后续步骤的完成。但湛大叔以其多年的经验,他不用量,随手折断藤条或竹子便可得出狮头大少的准确尺寸。骨架扎好后,他用纸和浆糊一层层的裱上去。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湛德兴用特殊的技法,将纸一层层的塑造出狮头的表情和特征。随后是涂装和装饰,他运用丰富的颜料和装饰物,为狮头添加细节和色彩,使其栩栩如生,充满 生气。

湛德兴所扎作的狮头与现时的舶来货相比可能造型或画功是比不上,因为后者应用了新科技来扎作,所以成了舞狮“时装”。但如果对喜爱手工扎作者来说,他的产品较为结实,价格相宜,而且款式不会重复。细心观察其制作品,笔者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对华人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扎狮头不只是一项技艺,更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工匠的智慧和对传统的敬重。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变化中,有些传统手艺逐渐被淡忘,但仍有一些人在坚守着这些传统。湛德兴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扎狮头行业的传承者和坚定守护者。

当前,尽管市场对本地扎作的狮头需求有限,但湛大叔意志并不动摇。他坚信,只要有一丝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热爱,这项传统手艺就会在某个角落被传承下去。对湛德兴而言,扎狮头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他心中传统文化的缩影。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守护着这份传统,传承着这份文化,希望能够将这份宝贵的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