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出口企业纾困解难 广宁省工时最长 人均收入却处于偏高 数字化转型有助减少烦扰民众及企业 大力推进肃贪反腐与自我检讨工作 零售业频推促销活动 “绿色”物流行程:任重而道远 释放私人投资资源 实施核心任务以促进社经发展 数字化转型市场尚可强劲发展 2024 年东盟未来论坛分享有关东盟未来愿景的新创意 Horasis中国论坛:促进贸易和吸引投资的商机 资金开始流入经济体 越南国家品牌5年内增长102% 加强河南省与中国南宁市合作关係 越南成为新加坡最大大米供应国

關注青少年抑鬱情緒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過挫折及不如意的事,因而感到傷心或出現抑鬱情緒。短暫的情緒低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並不會影響生活;但若患上抑鬱症,其持續的抑鬱情緒則會影響生活。近日青少年因為學業壓力及情緒問題而輕生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青少年抑鬱症是其中一個討論的議題,且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保持孩子的童真和讓孩子健康成長是 身為父母責無旁貸。
保持孩子的童真和讓孩子健康成長是 身為父母責無旁貸。
草率結束年輕生命!
不久前,一名就讀於市中心一所中學的男生因在英語課上口試得3分之後便跳樓輕生!輿論對導致這個遺憾悲傷事件發生的原因從多個角度剖析,其中學習成績和分數壓力是首要因素。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上個學年,這名學生已出現了抑鬱情緒,漸成抑鬱症。而在事發之前,家人已發現他的情緒有問題,送他去見心理專家就醫,事發時他正在治 療中。

這一悲痛事件也警醒了我們要關注到青少年抑鬱情緒的社會問題:有多少學生因為學業壓力及情緒問題而致精神狀態不佳漸成抑鬱症?實際上,在青春發育期中,學生們要面對很多來自課業和家庭的壓力,他們不祗要應付課業負擔,考試的壓力,還要應付各種社交及人際關係包括親人、朋友和同學,甚至有的還受到家庭、校園暴力的長期影響以致患上了青少年憂鬱症。
由於青少年憂鬱症患者的表現會結合他們的青春期叛逆表現如情緒反常、冷漠封閉、暴躁易怒、厭學感強等,通常不為家長所理解,很多家長反而因此而打罵孩子,這些做法很容易導致他們憂鬱症的表現加深。

寓居第六郡的何娟的兒子有類似遭遇。有段時間她那就讀七年級的兒子很害怕自己一個人到學校去,常說不愛上學,要轉校。何娟覺得事有蹊蹺,便暗中跟蹤兒子才驚悉原來兒子整個學年來都受到校園暴力,而校方及家長卻完全不知!原來該所學校有群八年級男學生專欺負和勒索比較弱小的男生,要學弟們“貢”錢和聽他們的指揮去做,不聽話的就會挨打和受恐嚇。在瞭解事情真相,解開兒子的心結後,何娟便給兒子轉校和更加關心兒子,讓兒子重拾上學的快樂。

去年時,安沛省一名八年級男學生在被當著同學面前被毆打和凌辱之後便上吊輕生,這事件令輿論大為震驚和悲痛!而這只是學生、未成年兒童因為生活、學習上的一些挫折、困難便草率、消極地以死來求解脫的眾多事例中的其一而已!這些傷痛的結局給我們什麼警示呢?!
親子活動是靈藥
在我國,未成年兒童、學生和大學生自殺的個例在近幾年來有上升趨勢,除了若干因為突然到來的打擊刺激或一時想不開而輕生之外,大部分是經過長時間的精神困擾、情緒波動,精神健康出現問題而家人和學校沒察覺或者發覺得太遲了!

據輔助母親和兒童措施提供中心表示,有許多正值花樣年華的生命就這樣因為大人未能及時關注而草率地結束了,實在痛心和惋惜!在青春期時,孩子的身心、思想尚處在未成熟階段,容易受刺激,自尊心太強,有些會因自己身心的轉變覺得尷尬及慚愧,令其思想混亂而難於表達自己的情緒,變得暴躁易怒或把自己封閉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任何打擊,他們就會得抑鬱症,感到自卑、自責進而有消極的想法和行動。

專家指出,孩子萌生自殺念頭很多時候大人如果留意是有跡可尋的。他們情緒反常變得少言寡語,不願與他人交往,缺乏學習積極性,對以往感興趣的事物也覺得平淡乏味;難於集中精神,對生活感到疲累乏力,食慾、睡眠及行為會轉變;容易出現自責及內疚感覺,認為生活沒有意義,甚至離群索居,自我封閉。
女孩往往無來由的悲傷,男生則變得暴躁易怒;總認為周圍的一切都不順心,覺得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有的會自說自話向眾人告別說自己會去個很遠的地方……。這些異常表現父母會是首先察覺的,因此要注意關注孩子的情緒,能發現孩子有異常以及時干預和予以開解。
當家長發覺孩子不開心時,應先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家長宜用溫和及友善的態度去關心子女或在有需要時提供協助,如說:“近來發現你的胃口差了及睡得不好,亦好像有些不開心,我擔心你有事,可否與我分享,看看我怎樣可以幫你?”聆聽及接納可以讓孩子會較容易敞開心扉。不但要聆聽,陪同孩子解決困擾,打開心結,且還要幫助孩子重拾信心,接受磨練,有足夠的技能和本領來面對生活中一次次的考驗。反之,如家長以“食鹽多過你食米”的姿態去關心孩子,則會弄巧反拙。

我們希望每一個青少年都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而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說是一道靈藥。家長和子女平常多些親子活動,如一起吃飯又或運動等,甚至接納子女的朋友,參與他們的活動,都能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老師亦是有效的支持力量。不少青年均表示,老師的鼓勵及支持令他們踏出一步接受治療。
與家長一樣,老師宜在平日與學生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在發現學生有需要的時候,在合適的時間及地點提供協助,學生便會願意接受及向老師傾訴。青少年在發展階段,朋友及同學是最重要的夥伴。因此如果留意到身邊的朋友在情緒及生活上有所轉變,如不上學或疏遠別人,請留意這可能是抑鬱情緒的警號,在陪伴及聆聽朋友的心聲的同時,如有需要,可鼓勵及陪同他們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