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对土地法律政策加以调整补充 正确决策之初步成果 越南航空业迎来旅游增长与国际运输需求热潮 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一乡有50人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

芹苴市红旗县中兴乡的50人(大多数是农民)把志愿工作视为生存理想,申请登记死后志愿捐献人体组织、器官和遗体。
农民申请登记死后捐献人体器官、遗体。
农民申请登记死后捐献人体器官、遗体。

相约捐献器官与遗体

中兴乡第一人登记捐献人体器官是乡红十字会主席杜文广(78岁)。 2018年,在一次将乡内病人免费运送到胡志明市大水镬医院去急救,他偶然知道这里有接受人体组织、器官和遗体捐献卷宗,于是他请医院人员咨询,方便他返乡开展活动。

“我死后还能对社会做出有用的事,怎么能推辞呢?于是我决定捐献遗体,并向上级请示以动员乡内民众参加。”杜文广大伯又说。

2019年,在说服家人后,他提交了志愿捐献遗体的申请书。之后,他向红旗县红十字会提交卷宗并获得审批,于是他进行宣传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的意义,同时动员民众参加。

初期,因民众尚未了解人体组织、器官和遗体捐献条件、手续、权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家属不同意,所以这项活动遇到了不少困难。经过一段时间坚持动员,也以自己为证,他逐渐说服了很多人填写申请书,志愿捐献遗体和官器以救人。他透露:“最困难的是,遗体及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家属几乎不同意,因为他们希望亲人死后遗体完好无损。与此同时,志愿者直系亲属必须同意且签名承诺,才能登记捐献。我整天专心一意地动员,直到大家理解这项活动的人文意义,就会支持。”

截至今年4月20日,中兴乡已有50人登记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其中有37人已办卡,待办卡1人,提交登记卷宗12人。

农民申请登记死后捐献人体器官、遗体。

农民申请登记死后捐献人体器官、遗体。

视志愿工作为生存理想

几乎所有人体器官捐献者是农民。他们的家境虽不宽裕,但仍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如免费运送病人去医院;为弱势人群兴建温情屋、制作棺材、凑钱买米、捐赠生活必需品等。

今年23岁、寓居中兴乡的裴清宇说,经过动员,他明白了人体组织、器官捐献的意义,所以他决定登记捐献组织。其实,他是免费运送病人去急救的慈善车组积极成员,无论深夜或正午,只要有病人需要急救,他都随时准备出发。

阮玉明大伯(53岁,寓居中兴乡)认为,看到慈善队的兄弟登记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也了解这项工作的人文意义,他便立即说服家人以得到大家的支持。他说:“我们务农维生,家境不算富裕,但慈善工作很有意义,只要我有空闲时间就立即参加。我认为,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就别推辞。捐献遗体是我死后能参加的最后一项慈善活动。”

黎文顽(43岁,寓居中兴乡)表示,他务农和驾驶客车维生。他虽参加慈善活动才3年,但视之为自己生存理想。 “如果我身体健康,就会制作棺材、兴建温情屋、免费运送病人去医院和帮助穷人。我死后,将捐献人体组织和器官来救治病人。只要能为社会服务,我会随时参加。”他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