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兒童營養。多國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能促進孩子的智慧發育。《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6月齡內嬰兒應堅持純母乳餵養,嬰兒配方奶是不能純母乳餵養時的無奈選擇;7至24月齡嬰幼兒仍要繼續母乳餵養,但可以添加輔食,要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兒童青少年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規律就餐、每天飲奶、足量飲水,還要經常戶外運動。
每週閱讀一本書。生活內容豐富、多用腦的人,大腦衰老速度慢,讀書和思考對大腦的刺激會促使神經突觸變豐富,延緩衰老進程。常讀書的人具有較高認知儲備,大腦衰老時能發揮緩衝作用,減緩衰老速度,使大腦更能抵抗癡呆症等疾病。
每週兩次30分鐘鍛煉。一週出去兩次,每次30分鐘太極拳、快走或其他戶外活動,不僅利於大腦血液迴圈,還對控制膽固醇、調節血壓有積極影響。但老人鍛煉一定要量力而行,身體微微出汗即可。運動健腦越早越好,任何年齡開始都不晚。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一週保證45分鐘的持續運動就能提高五十多歲人的腦力。
多吃抗氧化食物。耿同超指出,延緩大腦衰老可多攝入富含黃酮或胡蘿蔔素類抗氧化、抗衰老食物,例如適量多喝茶,多吃瓜果、蔬菜、堅果等,能有效延緩大腦衰老。很多老人為了防治疾病不吃肉、蛋黃,這是不對的,肉中含有膽固醇,利於神經細胞髓鞘的形成;蛋黃中有很多膽鹼,利於補充大腦所需營養。
把覺睡足。很多人熬夜後發現第二天的精神和體力有所下降。所有人都要保證充足睡眠。“睡夠7小時”的說法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一般青少年睡夠7至9個小時,孕婦保證8至9個小時,兒童每天睡10至12個小時。睡眠時間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判定,只要睡醒後有解乏的感覺、身體舒適,便是有效睡眠。
保持樂觀心態。心情愉快會影響體內激素水平,新陳代謝水平變高,大腦供血、供氧充足。我們有時需要培養反向思維,樂觀看待事物。比如摔跤骨折,不要想著自己有多倒霉,而是想想只是骨折,並沒有失去寶貴的生命。
大腦健康離不開全身健康,因此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注重上述好習慣的養成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