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自刷着手机
家住平新郡的黎氏燕玉和文俊夫妻俩的离婚案件审判时间由早上延长到中午12时30分。他们终于达成了共同财产(房屋)分割协议,他们的儿子明年在德农省绥德县戒毒期结束后,将选择自己与父亲或母亲住在一起。
在上次调解中,文俊与黎氏燕玉连续互相指责。她认为,从平阳省公司回家的路程只有几十公里,但丈夫一去就是几个月才回家一次。因得不到父亲的长期陪伴,他们的儿子小兴(19岁)堕落了。文俊反驳道:“妳吃饭时也刷着手机,不理睬他人,这样谁想回家呢。”
文俊透露,他们的家庭曾很幸福。由于担心孩子的未来,所以他于4年前决定到平阳省工作以挣取更高的薪酬。因工作繁忙,他常留住公司的专家宿舍,每周仅回家一次。但后来他每次回家都觉得很无聊,因为每天晚上,儿子约朋友去玩,妻子整天忙刷手机,连吃饭也离不开手机。直到他们的儿子被逑捕并送往集中戒毒所的那天,文俊慌张及立即回家,他们夫妇俩争吵起来。事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公司。去年初,黎氏燕玉向法院提出离婚要求。
在专接收、教育、转化坏学生和“问题学生”的IVS寄宿学校,我们听到了许多令人心碎的故事。很多学生出身于小康之家,父母有社会地位,却因得不到家人关心及陪伴而学坏了。在这所学校教导多年的心理学家邓黎英痛心地评论,智能手机、社交网有助人们与世界联系,却拉开了家庭各成员之间的距离。
他说:“我曾听到学生吐露,他渴望在吃饭时或饭后与父母交谈,但家庭聚餐往往匆忙,然后大人便刷手机和使用电脑以忙于工作。家庭缺乏情感维系时,孩子就会到社会与朋友们去寻找乐趣,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学坏了。”
市律师团阮知德律师表示,近年来,向他的律师事务所寻求离婚手续咨询的场合越来越多。这些夫妻的共同点是孩子被宠坏,夫妻俩的感情冷淡。他们都努力工作以建立一个幸福、可持续的家庭,但时不时就会失去家庭幸福。家庭崩裂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多年没有带孩子外出用餐了,夫妻俩睡前只忙着刷手机,并不聊天,也不互道晚安。
家人共餐
心理学家李氏梅博士说:“如果我们每天不断努力,就难以保持家庭生幸。婚姻是一段行程,夫妻俩在不同阶段互相了解及一起生活,特别是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形影不离的一件物品,此举需要加强。”
李氏梅博士认为,家庭各成员缺乏联系是丈夫背叛妻子的重要原因,反之亦然。目前常见的情况是,每天晚上,家人仍坐在一起,但不会听到欢笑和交谈的声音,只有手机音乐铃声。在外面工作的人不想与家人分享,在家的人也没有倾听需求。火热的家庭情感已逐渐消失,却无人察觉。
此外,李氏梅博士还指出,家庭文化就在于吃饭。家庭聚餐是妻子照顾丈夫、母亲观察孩子的机会,是全家分担家务、自由表达感情的地方。然而,妻子并不是唯一的责任者,因为家庭是共同的,没有主角和配角。
李氏梅博士告知,在河内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博士交流时,与会代表们对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博士与身为医生的丈夫和4个孩子一起做家务感到钦佩。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博士说,想做任何事情时,妻子也要与丈夫讨论并达成共识。李氏梅博士表示赞同,这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有的联系及分工。
本市文献大学心理学讲师阮氏碧水硕士介绍,如今,佷多孩子使用手机,导致他们忽视了学习,只爱观看及模仿“虚拟世界”中的消极行为或相约解决社交网上的冲突,父母在事件发生后才知道。这是家庭各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人际关系松散,忘了互相理解的后果。每人都全神贯注于“虚拟世界”中的各自空间,没时间关心彼此的喜怒哀乐,也不互相指引、教导、玩耍及生活。
阮氏碧水硕士透露,根据对本市250名高中学生的小调查结果,每天使用手机3至4小时的学生达31.3%,41.6%学生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此外,阮氏碧水硕士还表示,在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形影不离的一件物品之际,为了保持家庭幸福,每人要共同规划生活,分担家务,一起组织许多共同活动,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氛围。家庭各成员要约定限制在家使用手机的时间,以便充分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父母的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性格、习惯的形成及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树立使用手机的榜样。父母必须放下手机以陪伴孩子。为了让孩子不对手机上瘾,家长要先做好榜样。”阮氏碧翠硕士又说◆
李氏梅博士指出:“技术带来好处,但别滥用。如果可以的话,大家牵着手和拥抱彼此;多多沟通,维护家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