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橋樑
市大水鑊醫院是三級醫院,集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重症患者。當中,有許多處境堪憐的患者,他們不但病情嚴重沒錢醫治,還得擔心每天的生活開銷,這時候,醫院社會工作科起到了搭建橋樑,連結熱心人士與病人的作用,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來自富安省的病人家屬范氏劉紅就是其中之一。
那天,她拿著一疊病案內容走到醫院社會工作科辦公室,熱淚盈眶,哽咽著說不出話來。社會工作科科長黎明顯見狀立即安慰她說:“阿姨,我們瞭解您的環境並且已經同心臟科談過了,科裡的同事也正在聯繫熱心人士以便幫助您的兒子。您放心吧,回去好好的照顧兒子,一有消息我們會即刻通知您。”
黎范明全是范阿姨的第四個兒子,而且是她夫婦倆唯一的希望,因為之前的3個孩子都有精神病。夫婦倆靠耕作維生和養育生病的孩子,常年是入不敷出,家貧如洗。阿全18歲那年發現心臟有問題,要送入大水鑊醫院治療,屋漏兼逢連夜雨,夫婦倆擔心不知該怎麼辦,只懂得淚眼相對。大水鑊醫院社會工作科的工作人員掌握了他的處境,安慰他安心養病,其他的事自有科裡的工作人員想辦法解決。結果,幸好有該科作橋樑,阿全得到熱心人士的資助,手術、治療和住院費用全包了。
現在明全已經康復而且不忘醫院社會工作科曾經給自己的熱心幫助,每次有事到本市來,他會抽空到醫院去探望社會工作科的工作人員。最近的一次他還帶同未婚妻一起來並述說:“目前我在家鄉開了家木廠,並與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帶著健康的心臟康復離開醫院回家後,我對自己說要好好活著,努力拼博以不辜負家人及諸位恩人幫助自己把病治好的恩情。”
另一例子是21歲的阮氏莊。在出世時她臉上就已長了個瘤,5歲時開始懂得怎樣是長得美長得醜的時候,臉上的瘤也發展幾乎遮住了大半邊臉,從那時候起她的笑容也消失了。多少年來,她的爸爸論兄幾乎走遍了多家醫院,期望讓女兒重綻笑靨。在大水鑊醫院社會工作科人員的鼓勵和盡心幫助下,經過在大水鑊醫院進行的首次手術之後,她終於可以笑了,而論兄則激動得流下幸福的眼淚!
要長時間住院治療的重症病人其心情是極之憂愁和悲觀。洞悉這種心情,醫院社會工作科想辦法予以安慰、開解。從去年3月開始,每兩個月一次,大水鑊醫院領藥處的大堂會被借用來作舞台和“髮廊”,醫院的食堂成了宴客廳,所有住院的病人都是顧客得到免費服務。病人們從各個科室走來,有人的頭部還包紮著,有人坐著輪椅,有人剛同死神擦肩而過術後不久……他們在這天裏可以暫時忘卻煩惱,忘記了病痛,一邊得到志願者為他們剪頭髮,洗頭,一邊欣賞歌手的表演,然後還可以參加宴會,吃頓好吃的。
憂病人之憂
大水鑊醫院社會工作科不祗對貧困病人貫徹和實行“病人來,親切接待。病人留,盡心照料。病人回,詳細叮囑。”的工作精神,且還幫忙把病人送回家去。如果沒錢乘車,該科會從慈善基金中撥款資助。有些病人雖可以出院但身體還是很虛弱,不能乘客車,該科便向善長仁翁募捐費用和租了救護車送病人回到家,確保路上安全。
大水鑊醫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阮文魁醫生告知:“到大水鑊醫院來的幾乎全是重症患者,要花很多錢來治病。社會工作科的任務是不可以讓貧窮病人到要變賣房子來醫病的地步。兩年多來,社會工作科的幹部,工作人員已不懈努力的作為連結熱心人士和需要幫助者的橋樑。有不少病人在得到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把病治好了,在出院和康復後已返回醫院與我們攜手幫助其他有困難的病人。儘管成立時間不算長,可是社會工作科已經為在醫院內營造重情重義、守望相助,充滿人情味的氛圍作出很大的貢獻◆
大水鑊醫院社會工作科於2015年9月份成立,旨在幫助貧窮病人籌措醫藥費,為門診病人引導看病規程、掛號手續,諮詢相關權益等。經過兩年的活動,該科已連結了725 個集體及個人作為醫院的經常性贊助者,共募捐200多億元來幫助2500名病人。該科也募集共近千份禮物以贈送貧窮病人;為51個重症病人家庭購買醫保;同若干慈善組織配合維持每天免費派送4500份早、午、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