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巴西各大经济集团领导 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题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重构南部东区发展空间 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逾15%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意民心的深度契合 新城市 新愿景 本市与中国广州市加强全面合作关系

孩子产生成绩焦虑,怎么办?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容易感觉到努力了依旧看不到回报,引发焦虑。专家指出,焦虑并不总是那么可怕,也是孩子渴望进步的信号。科学的心理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有效缓解焦虑,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焦虑可以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焦虑可以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1.建立“小成就自我肯定”机制

学生每天处于高强度学习中,通常只能等待大型考试来验证自己的努力。漫长等待会导致自我价值认同感的延迟,再加上学生又常将自我价值与成绩紧紧绑定,很容易导致自尊受损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建议孩子每天回家后,写下当天自己完成的小小成就,可以是顺利完成了一项任务、与朋友有了一次愉快的交流,或者做了一件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事。记录已达成的成就而非设立繁重目标,侧重于回顾已完成的进步,帮助自己看到成长和进步,增强自信,减轻焦虑。

2.设置“情绪代言人”

学生常对情绪过份忍耐或忽视,导致积压情绪。建议每周记录一次强烈情绪,给它命名(如“焦虑小怪兽”),并描述它对自己的影响。外化情绪,成为情绪的管理者,而非受制者。在每次感到焦虑时,进行情绪转化练习,例如,告诉自己“我焦虑说明我很在乎成绩,也证明我有努力的动力”,然后把注意力转向“我现在能做的行动”,如复习一个小章节或做几道题。通过“把焦虑当作积极信号”,更好地利用情绪。

3.进行“成长记录”

学生很容易将成绩当作“固定能力”的证明,觉得努力也无法改善现状,陷入焦虑和无助感。

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将不理想的成绩视为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而非能力的限制。遇到成绩挫败时记录学到的教训、改进措施,并为下一次设定小目标,例如:“这次没有做对的题目给了我提示,发现在某个知识点上没有掌握透彻,计划加强这部分学习,考试前多做30道题,确保理解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同时进行每周“进步回顾”,回顾学科上的小进步,并庆祝这些成就,比如“我的数学题目做得更快更熟练了。”

4.留出“压力分解时间”

学习考试压力无处不在,当压力聚集到一个高峰时,情绪会很容易呈现出崩溃状态。建议每日设定两次5分钟的“压力分解时间”,如课间和晚自习前。闭上眼睛深呼吸,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腹部随着呼吸的起伏。允许自己在这5分钟内全然放松,分解压力峰值,降低压力感。

焦虑是在面对成绩不理想时正常的情绪反应,通过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焦虑可以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学会与焦虑共处,将其作为自我提升的契机,帮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走向更好的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