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有一些症狀、體徵和化驗指標與成人不同,可能並不是病理狀態,因此不需要處理和治療。家長們掌握了這些知識後就不會擔憂了。下面就具體介紹寶寶常見的幾種生理現象。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因為膽紅素的代謝不同於成人。如膽紅素生成過多,血漿白蛋白聯結膽紅素的能力不足,肝細胞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差等,約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新生兒期均會出現暫時性膽紅素增高,大多數為生理性的。
生理性黃疸特點:孩子一般情況好。足月兒生後2至3天出現黃疸,4至5天達高峰,5至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週;早產兒黃疸多於生後3至5天出現,5至7天達高峰,7至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到3、4週。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85umol/L或每小時<8.5umol/L。
小提示:生理性黃疸始終是排除性診斷,判定其是“生理”還是“病理”的血清膽紅素指標,可參考美國Bhutani等製作的新生兒小時膽紅素列線圖或AAP推薦的光療參考曲線作為診斷或者干預標準參考。
生理性體重下降
剛出生的寶寶生後最初幾天入量少,加之呼吸、皮膚蒸發水份和排出大小便,體內水份丟失較多,體重下降,出生後2至4天時體重可下降6%至9%,最多不超過10%,稱生理性體重下降。只要餵養得當,生理性體重下降可很快補償,10日左右恢復到出生時體重。早產兒體重恢復的速度較足月兒慢。
生理性腹瀉
多見於6個月以內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後不久即出現腹瀉,除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他症狀,食慾好,不影響生長發育。近年來發現此類腹瀉可能為乳糖不耐受的一種特殊類型,添加輔食後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生理性貧血
由於嬰兒生長發育迅速,循環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到2至3個月時紅細胞數降至3.0×1012/L左右,血紅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現輕度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而“生理性貧血”呈自限性,不需要藥物治療。待3個月以後,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又緩慢增加,於12歲時達成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