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就地粗加工農產品減少垃圾

運入集散市場的農產品主要是未加工的,故在集散市場裡粗加工後的垃圾極多,導致垃圾處理開支高和造成環境污染。若可以就地粗加工,農產品垃圾將用於循環再造微生物化肥以為農業服務,解決地方就業和減少環境污染情況。
集散市場商販粗加工農產品,既造成環境污染又增加開支。
集散市場商販粗加工農產品,既造成環境污染又增加開支。
守德農產品集散市場管委會表示,每日的農產品垃圾量達約70噸,主要是包心菜、洋白菜、白蘿蔔、紅蘿蔔和鳳梨等,收集和聘請運載單位的開支為每月3億2000萬元。那也是其它集散市場所遇到的情況,如:福門農產品和食品集散市場每日垃圾量達約80噸,每月的收集、處理費用達約1億6000萬元;平田集散市場每日 垃圾量達約100噸,其中,農產品垃圾量佔七成。

今年3月中旬,守德農產品集散市場試行落實一些農產品運入市場前須先清潔的規定。若干商販表示:將貨物裝卸後,須駕駛小貨車運到周圍住房以粗加工,之後運入市場。若得不到處理,該做法潛伏水源環境污染危機。上述集散市場一名商販認為:向就地供應單位傳達市場管委會的資訊時,卻得到激烈的反映。
若執行集散市場管委會的規定,貨源將減少或只向市場外的其他商販供貨,因為粗加工後的農產品虧空逾三成,同時要支付粗加工的人工。若農產品獲就地粗加工,只須給商販交貨,但亟需國家管理頒行相關規定,商販無法做得了。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商販沒有粗加工地點,只在車上採購和立即載運。上述做法將增加更多環節和要包裝載運,不像現在只將農產品放進塑膠袋以避免損壞。

一名商販霞姐透露:運載粗加工後的鳳梨容易被爛,削皮後須立即裝入塑膠袋裡,否則容易氧化變黑。包心菜、洋白菜雖獲粗加工,但運載時也面對損壞情況,故運入集散市場後還要再處理。與此同時,保持“原狀”有助客戶看見白蘿蔔、紅蘿蔔上還有葉梗及土地,才相信是國貨。

不久前,市工商廳與各集散市場舉行會議,討論了集散市場粗加工農產品的垃圾量極多,造成環境污染、開支遞增和浪費有機垃圾等問題。各集散市場代表建議市工商廳與各省工商廳配合開展運入本市前先粗加工農產品,務必同時展開。

守德農產品集散市場已與林同省農業與農村發展廳舉行相關問題的會議,並達成共識。按既定計劃,4月中旬將試行粗加工包心菜,逐漸廣泛粗加工其他農產品。此外,該集散市場還建議守德郡人委會懲處違反粗加工規定,導致環境污染的周圍住房民眾。平田集散市場代表認為:就地粗加工農產品將減輕本市以及各座集散市場的一壓力。絕對沒有粗加工後的農產品將漲價一事,那只是商販的藉口以避免本身壓力加重。
其實,就地粗加工的利益較多,能解決地方就業。若農產品獲粗加工,產量將實際化,因為未加工的10噸農產品獲粗加工後餘下僅6噸,將節省運費。農產品垃圾是有機垃圾,可用於循環再造微生物肥料以為賣給農民,增加收入,取代運入本市丟掉的做法。由此看來,運入本市的農產品價格穩定,商販不須花費太多力氣。然而,最大困難是粗加工單位須達環境標準和投資費用較大,但長期利益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