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引起腰痛9大“凶手”

腰痛常常突如其来地打乱日常生活与工作节奏。由于其熟悉和多见,所以往往被归咎于腰椎间盘突出。但实际上,腰痛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不同的疾病或原因。

腰痛问题不容小觑。
腰痛问题不容小觑。

1. 腰肌劳损:劳累与压力的累积

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纤维受损、炎症介质释放,进而引发疼痛。长期重复性的弯腰、扭转或不良姿势工作,以及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恢复,都是腰肌劳损的常见原因。

症状:除了弥漫性疼痛和酸胀感外,还可能感到腰部僵硬,特别是在早晨起床时。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变换姿势时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加剧。

预防与治疗: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定期活动腰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恢复。

2. 腰椎间盘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变得脆弱易碎,容易发生退变。当退变的椎间盘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破裂并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导致疼痛。

症状:除了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外,您还可能感到下肢麻木、无力,甚至出现肌肉萎缩。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由于腹压增加,疼痛可能加剧。

预防与治疗: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可采用牵引、理疗、药物等方法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 腰椎管狭窄:行走的障碍

由于腰椎管或神经根管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症状:间歇性跛行是典型症状,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走。

预防与治疗:避免长时间行走和站立,减轻腰椎负担。轻症可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理疗等;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4. 腰椎滑脱:脊椎的不稳定因素

由于上位腰椎相对于下位腰椎向前或向后滑移,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进而引发疼痛。

症状:除了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外,您还可能感到腰部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滑脱时,可能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预防与治疗: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提高腰椎稳定性。轻度滑脱可采用保守治疗;严重滑脱或伴有神经压迫症状者需手术治疗。

5. 腰肌筋膜炎:肌肉的慢性炎症

本病是由于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纤维变性等病理改变。

症状:晨起时腰部僵硬、疼痛明显,活动后逐渐缓解。天气变化、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预防与治疗: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凉。采用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缓解疼痛;适当锻炼腰部肌肉,增强肌肉力量。

6. 强直性脊柱炎:隐匿的“不死癌症”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

症状:早期表现为腰骶部疼痛,逐渐向上发展至胸椎和颈椎。随着病情进展,脊柱逐渐僵硬、强直,出现驼背畸形。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眼部、肾脏和肺部等器官的损害。

预防与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须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7. 骨质疏松:骨骼的“沉默杀手”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症状: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沿脊柱两侧向下放射至臀部及大腿后侧。翻身、起坐及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加剧。严重者可发生骨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腕部骨折。

预防与治疗:均衡饮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对于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须采用生活调整、药物和运动的综合治疗。

8. 脊柱肿瘤:不容忽视的隐患

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肿瘤起源于脊柱的骨组织、软骨组织、血管组织或神经组织等;转移性肿瘤则多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脊柱所致。脊柱肿瘤可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疼痛、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

症状:除了腰背部疼痛外,可能会有局部肿块、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以及神经功能障碍(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夜间和清晨时可能加剧。

预防与治疗:预防脊柱肿瘤的关键在于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肿瘤。对于已确诊的脊柱肿瘤患者,需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和分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9.内脏疾病引起的腰痛:不容忽视的“警报”

疼痛是由于内脏器官病变(如炎症、肿瘤、结石等)刺激或压迫腰部神经、血管或腹膜等组织所致。这种腰痛往往与内脏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密切相关。

症状:腰痛可能伴有其他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泌尿系统疾病)、腹痛、腹泻或便秘(消化系统疾病)、发热、寒战(感染性疾病)等。疼痛可以是钝痛、绞痛、放射痛等。

预防与治疗:预防内脏疾病引起的腰痛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对于已出现腰痛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前往正确的科室接受检查和治疗。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腰痛问题不容小觑,及时就诊是明智之举。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习惯是重要措施之一。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守护自己的腰部健康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