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二级地方政府组织工作遇到不少困难

心臟病或與口腔中細菌有關

據新華社報導,心臟疾病與動脈血管中的脂肪栓塞有密切關係。但一項新研究顯示,脂肪分子不僅來自食物,還可能來自口腔中的某種細菌。這一發現可以解釋為什麼牙周疾病經常與心臟疾病相關。
心臟病或與口腔中細菌有關。(示意圖源:互聯網)
心臟病或與口腔中細菌有關。(示意圖源:互聯網)
心臟病和中風都由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中,動脈血管漸漸被一種名為“脂質”的脂肪物質堵塞、變硬。長久以來,人們認為脂類源自我們攝入的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例如雞蛋、黃油、高脂魚類和肉類等,但無法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吃很多這樣的食物也不易患心臟病。日前,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類脂研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可能部分解開了這個謎團。

在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病灶樣品進行化學分析後,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脂類。這種脂類分子與普通哺乳動物體內脂類的化學組成明顯不同。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屬於一種特定的細菌家族。

一般情況下,這種細菌只在口腔和胃腸道中保持活躍。在合適環境中它們可能會引發牙周疾病,但不會侵蝕血管。不過,它們所產生的脂質卻能輕易穿過細胞壁進入血液中。這種細菌脂質和人體原生脂質的化學差異也許是導致心臟疾病的原因。研究人員計劃通過分析動脈粥樣瘤切片來確定這種細菌脂類聚集的部位。如果他們能證實這種細菌脂類是在動脈粥樣瘤內而不是在普通的血管壁上聚集,就可以得到它們與動脈粥樣瘤相關的有力證據◆

相关阅读